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魅力112
    • 金币4802
    • 经验7208
    • 文章1053
    • 注册2008-09-12
    蠢人未必在做蠢事
    [SIZE=4]     这话听起来好像是一句废话,可是仔细琢磨一下蠢人所做的“蠢事”,也许并不蠢。这就像我们童年时大人给我们讲述的故事。说一个傻子,让马驮着一袋米到城里去卖。马儿跑得很快,傻子渐渐跟不上,于是灵机一动他也跨上马。可是走了不远,马因为负重走不动了,便停了下来。这情景恰好被路边一个挖井的人看见了,嘲笑道:“你也太笨了,如果你将米袋扛在肩上,马不就省力了吗?”傻子一听,觉得有理,于是,他依然骑在马上,却将米袋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可是,走了没几步,马又停下来了。傻子问挖井人该如何办。挖井人道:“也许你的马走累了,歇息一会就好了。”[/SIZE][ALIGN=left][SIZE=4]     傻子倒是很听劝,下马歇息。挖井人叹气道:“你的难题是解决了,可是我的难题却不知如何是好。”傻子问缘故,挖井人道:“我挖出的土没地方放,真是愁杀人呀!”傻子一听笑道:“你帮了我,我不能不帮你呀。你的难题很好解决。”挖井人赶紧凑前求教。傻子道:“这有何难,你再挖一口井,把这口井挖出来的土填进去就行了。”挖井人谢道:“好主意!”说完用力挖了起来。傻子也很得意地扛上米袋骑上马赶路去了。[/SIZE][/ALIGN][ALIGN=left][SIZE=4]     上面两个傻瓜傻不傻?当然傻?可是如果把傻子的行为看做是自娱自乐,把挖井人的行为看做是为主人挖井磨洋工的话,他们的“傻里傻气”却未必真傻。我的一个朋友说,他们单位的每届领导有一个嗜好,就是每年都要把单位大院的地砖换四五次(每次一种颜色),绿化树种也是经常更替,至于煤气、自来水、下水等等管道,那是三天两头挖开埋,埋了挖,三十年间单位各种施工从来没间断过。我听后说他们的领导一定有多动症,要么就是傻瓜二蛋。朋友笑道:“后来我才知道,领导一点不傻,每年上报的施工费用都在百万元以上。” 我想也是,知道怎么花钱的人应该不傻。[/SIZE][/ALIGN]
    晨风暮雨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魅力112
      • 金币4802
      • 经验7208
      • 文章1053
      • 注册2008-09-12
      [ALIGN=center][SIZE=4]二说蠢人未必在做蠢事[/SIZE][/ALIGN]
       
      [SIZE=4]     南方某大都市一位退休教师,遇到一位因伤致残被黑心包工头不理不问“放心”遗弃的民工。这教师虽然是个女同志,家里也不富裕,可是她的心远比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民公仆和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有钱有势人心地善良。于是,她不但承担起义务照顾这位致残民工的责任,而且凭借一己之力,四处行走,决心为民工讨回公道。然而,现实远比这位单纯善良的老师想象的复杂和残酷,因为她起诉的这件并不难判决的纠纷案件,迟迟得不到结果。这里的原因依我个人判断有三。第一,如今许多相关衙门的大门是向“钱”开的,有理无钱自然是进不去的。第二,即便是在舆论压力下立了案,可是,案件最终审理不是靠机器人,还得靠掌握生杀大权人,而那些习惯了“吃了原告吃被告”的黑心法官们,怎么会理一个底层的教师为一个草民伸冤这样的小案子呢?第三,你有理,但没钱,可是,大多原告却是虽然没理但就是有他妈的臭钱。那些像苍蝇见血一样的混蛋法官们喜欢吸得恰恰就是这臭钱。于是乎,千万个理由让你慢慢等待,直至你精疲力竭气喘吁吁东倒西歪晃晃荡荡离开————是想,不要说一个小小的人民退休教师,就是代表人民最高利益的党中央国务院天天三令五申执政为民、廉洁为公,可对那些贪官污吏来说就如耳旁风一吹而过,普通百姓又岂能噗通出些什么浪花来呢?根结并不难找,根结并不难铲除,可惜的是老百姓就是老百姓,他们左右不了那些混蛋官僚的命运。[/SIZE][ALIGN=left][SIZE=4]     上面都是题外话,是看电视新闻一时义愤之言而已。比这让人扼腕的事情多得去了,圣人尚在,又当奈何。一次,我到一并不发达的小县城旅游,见到一件十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这个小县城大小广告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广告都是些祸国殃民的非法广告。据说。为了治理这种污染社会干扰百姓生活的丑恶现象,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费尽心机采取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可是非法广告却越贴越多,大有不将县城全部覆盖决不罢休之势。我无意中观看了几张张贴在地下、电线杆子上、影院门前、政府办公广场等处的广告,其内容不是“办理各种证件”,就是“一针见效”“一贴就好”治理疑难杂症以及高薪招聘十六岁至二十五岁男女公关等等乌七八糟的内容。因为这座县城方圆不过三公里,加之每张小广告上都明目张胆肆无忌惮清清楚楚地标明了详细的联系电话与住址乃至姓名,因此,要找到这些始作俑者,那实在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的事情。可是奇怪的是,无论是政府要员还是具体清除小广告的单位,竟然都像误入盲区一样,没有一个人去“釜底抽薪”将那些非法当事人擒拿,相反,各有关部门却不遗余力地组织人员大张旗鼓地上街清理小广告。令人痛心的结果则是,你清理你的,我张贴我的,小广告反倒越来越多。当然,各个单位申请清理小广告的财政支出也日新月异逐渐提高。这大约就是老百姓戏称的“猫捉老鼠”和“警察抓小偷”的把戏吧。[/SIZE] [/ALIGN]
      晨风暮雨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