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GN=left] [SIZE=4] 雪是下了一场又一场,道路被冰雪覆盖,白色的路一直伸向远方,我走在这白色的路上,走在望不到边的路上,觉得很迷茫。[/SIZE][/ALIGN][/P][P][ALIGN=left] [SIZE=4] 现在天那么短,一天不着闲的干活都干不完。我们家的电子秤坏了,我去东京城买电子秤,又一次去了那个摆着玲琅满目的商品的超市。我只是想到那个超市的一角去看一看书。有时候我觉得我是中了书毒,不读书就觉得很难过。许多有钱人或是品位高的人,都认准超市里的商品都是好的,其实不然。这个超市里的书全是盗版的,都在十五元钱以内。超市的经营者知道,这里的人还没有那么高的文化品味,没有人会拿出钱来买贵重的书籍。在网上看文章总是看到文章中有写到《菜根谭》的,不知道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没想到在这个超市居然看到了《菜根谭》。打开第一页,看到简介《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SIZE][/ALIGN][/P][P][ALIGN=left] [SIZE=4] 因为太忙,回家来我就把书放在桌子上,等到有时间的时候来读。养猪场的东家上我们家来结账,看到了《菜根谭》,跟我爱人说:“你的日子过得挺滋润吗?还研究菜谱呢?”我爱人很惊诧,当他看到我放在桌子上的《菜根谭》的时候,赶忙说:“研究研究!”在厨房刷碗的我觉得很好笑,《菜根谭》与菜谱哪里能扯上关系。[/SIZE][/ALIGN][/P][P][ALIGN=left] [SIZE=4] 好容易忙到晚上,赶紧拿出《菜根谭》来读。第一条就深深的吸引了我:[/SIZE][/ALIGN][/P][P][ALIGN=left][SIZE=4][/SIZE] [/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4] 一、弄权一时,凄凉万古[/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4]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事,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SIZE][/FACE][/ALIGN][/P][P][ALIGN=left][SIZE=4][/SIZE] [/ALIGN][/P][P][ALIGN=left][SIZE=4] 掩卷沉思,人应该活得有气节,虽然出身寒微,但是可以修炼自己的精神,使之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现在多好,电视传媒和网络传媒可以让我们得到我们希望得到的许多知识,许多人都说在《百家讲坛》讲课的教授都是为了名利去的,可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登上《百家讲坛》的讲台,让我们可以免费学到更多的国学知识。五四时期的文化名人,对于幼年教育过他们的迂腐又教条的私塾先生们的教育方式是谴责的,(在那个民族大觉醒的时代,你不能谴责他们喝了几瓶洋墨水,就忘记了自己的祖宗!)可是正是他们那些迂腐的先生对于他们进行的传统文化的灌输才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事业,他们是站在中国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成为大师,成为大文豪,成为大诗人,成为科学家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彻底否定了中国的民族文化,怎么样呢!现在人们只能等待大师,等待大文豪,等待大诗人的横空出世了。被中国人视为粪土的中国文化,却被外国人实行了拿来主义。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士兵人手一份《孙子兵法》。当中国人真正知道了国学的价值,开始恶补国学的时候,孔子学院、孟子学院开始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土地上遍地开花。看来中国文化是成功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中国人真应该为自己的先进文化而自豪!许多文明古国像古罗马、古巴比伦都灰飞烟灭了,而中国却巍然独存。[/SIZE][/ALIGN][/P][P][ALIGN=left][SIZE=4][/SIZE] [/ALIGN][/P][P][ALIGN=left][SIZE=4] [FACE=楷体_GB2312] 一百四十八、[/SIZE][/FACE][FACE=楷体_GB2312][SIZE=4]功名一时,气节千载[/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4]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SIZE][/FACE][/ALIGN][/P][P][ALIGN=left][SIZE=4][/SIZE] [/ALIGN][/P][P][ALIGN=left][SIZE=4] 这些修身的思想和我的思想是合拍的,所以我被吸引,深夜不眠。[/SIZE][/ALIGN][/P][P][ALIGN=left] [SIZE=4] [FACE=楷体_GB2312]一百三十五、富贵多炎凉,骨肉多猜忌[/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4]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嫉妒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SIZE][/FACE][/ALIGN][/P][P][ALIGN=left][SIZE=4][/SIZE] [/ALIGN][/P][P][ALIGN=left][SIZE=4] 我近日在网上和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一个叫陈雪梅的女人,辛辛苦苦和丈夫奋斗了二十年,靠着开幼儿园起家,后来在她们镇建起了最大的宾馆,事业做大了,丈夫居然把她扫地出门了。为了报复丈夫,她找了几个同情她不幸遭遇的网友,把丈夫的弟弟打成重伤,她被公安机关拘捕了,而他的丈夫也因为公司负债,因为挪用公款,被审计部门审计进了看守所。金钱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而是让他们的家庭支离破碎。他们都是农民,他们的文化程度难以驾驭数以万计的金钱,多少人希望一夜暴富,可知道那些一夜暴富者多数没有好下场。在你希望得到大量钱财的时候,你做好了驾驭这些金钱的准备了吗?有许多有姿色的美女,希望嫁入豪门,从此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可知道豪门里是需要智慧来周旋的,假如你没有足够的智慧,最好不要痴心妄想。许多成名的演员不是都遭到富家子弟的遗弃,而饮恨终生吗?[/SIZE][/ALIGN][/P][P][ALIGN=left][SIZE=4][/SIZE] [/ALIGN][/P][P][ALIGN=left] [SIZE=4] [FACE=楷体_GB2312]一百八十二、坎坷世道,耐而撑持[/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4] 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SIZE][/FACE][/ALIGN][/P][P][ALIGN=left][SIZE=4][/SIZE] [/ALIGN][/P][P][ALIGN=left][SIZE=4] 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商业是供销社垄断的,那些供销社的店员,对人的态度冰冷,脸色难看,你去商店买东西,都是爱理不理的,但是那时候你没办法,被逼无奈,只能等着买供销社里的商品。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代替了,市场上是能人竞争上岗,现在我爱人的亲属们,他的表妹、外甥女、表姐在沙兰的商业街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他们凭借着热情的服务,优质的商品,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现在都生意兴隆,顾客盈门。那些供销社的店员们现在没有几家经商的了,谁会想到世事变迁沧海桑田。而她们从沂水来的时候,也是被这里的人看不起的。那天在新闻里看到长沙有个叫李铿锵的博士生,因为工作难找,自己开始烤地瓜为业,几年下来,尽然有了十几个连锁店,生意很兴隆。看了这则报道我有很多感慨!烤地瓜是小商小贩的事业,仿佛与大学生不沾边,大学生只能坐办公室操纵电脑,大学生若去做这些低贱的事情,就有许多人不理解。现在人对于教育的期望值实在太高了,还抵不上古代人的教育观,宋朝诗人张耒有一首教育孩子的诗《北邻卖饼儿》[/SIZE][/ALIGN][/P][P][ALIGN=left][SIZE=4][/SIZE] [/ALIGN][/P][P][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FACE=楷体_GB2312]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B][/SIZE][/FACE][/LINE-HEIGHT][/B][/SIZE][/FACE][/ALIGN][/P][P][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FACE=楷体_GB2312]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SIZE][/FACE][/LINE-HEIGHT][/SIZE][/FACE][/ALIGN][/P][P][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FACE=楷体_GB2312]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拼冷。[/SIZE][/FACE][/LINE-HEIGHT][/SIZE][/FACE][/ALIGN][/P][P][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FACE=楷体_GB2312][SIZE=4]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SIZE][/FAC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P][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SIZE][/SIZE][/FACE][/LINE-HEIGHT] [/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 这首诗就赞美一个卖饼少年不畏寒冷的敬业精神,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以这个卖饼少年为榜样![/SIZ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 [/SIZ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 [FACE=楷体_GB2312]二百三十七、万象皆空幻,上人须达观[/SIZE][/FAC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FACE=楷体_GB2312][SIZE=4]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SIZE][/FAC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SIZE][/SIZE][/FACE][/LINE-HEIGHT] [/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 这一条我最熟悉不过了。在网上我看到许多人引用过这些句子,却不知道这些句子出自《菜根谭》。青岛有一个志愿者,用微尘的名义捐款救助有困难的人,他就是引用“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这句话里的“微尘”,他拒绝媒体采访,也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他认为救助他人是他力所能及的事,不值得人四处为他宣扬。这样灵魂高尚的人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实在太少了。现在人利欲熏心,人心不古,为了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就是不做好事。现在全中国大大小小的蛋糕房,所用的食物油,居然都是氢化油,这种油吃多了是可以致癌的,但是这些黑心的店主为了能够节约成本,可不管顾客死活。几年前看到一则新闻,沈阳有一个婴儿的父亲,为了给孩子买棉花做包婴儿的被子跑遍了沈阳的棉花市场,得到的答复竟然是偌大的市场里买不到一斤没有掺假的棉花,即便是最贵的,里面也掺了用旧衣服洗出来的假棉花,而他的孩子对这样用药水洗过的棉花过敏。那个批发棉花的老板告诉他说:“所有发往东北各地的棉花全是假的,你如果想要真棉花,除非你自己去农村收购。”前几日,我爱人买鸡蛋,不敢吃,非说是假鸡蛋。我说他:“你放心地吃吧,如果我们这地方的人也昧着良心开始赚黑心钱,那人可真的不能活了!”[/SIZ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SIZE][/SIZE][/FACE][/LINE-HEIGHT] [/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FACE=楷体_GB2312][SIZE=4] 三百五十四、猛气化冰,无事为福[/SIZE][/FAC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FACE=楷体_GB2312][SIZE=4] 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苦。”又云:“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虽有雄心猛气,不觉化为冰霰矣。[/SIZE][/FAC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SIZE][/SIZE][/FACE][/LINE-HEIGHT] [/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 读《史记》,那个以屠狗为事的樊哙,是一个十足的刽子手,杀人的恶魔。看看他的升迁史吧!赐爵国大夫,斩首十五级;赐爵列大夫,斩首二十三级;赐爵五大夫,斩首三十级;赐爵卿,斩首六十九级;赐爵封号贤成君,斩首八级;赐重封,斩首二十四级;到赐爵列侯(舞阳侯),斩首一百七十六级。他可能杀人杀红了眼,最后居然要杀刘邦的儿子赵王如意和戚夫人。刘邦知道以后大怒,拘捕了樊哙。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陈平畏惧吕后,没敢动手。在刘邦去世以后,吕氏释放了樊哙,这个罪恶累累的杀人狂,才得以寿终正寝,死后谥号为武侯。不过作者最后告诉我们这个罪行累累的人,最终没有好下场,他的高官厚禄并没有荫及子孙。孝景中六年,他的儿子他广被剥夺了侯爵的职位,贬为庶人。我很喜欢常建的《塞下曲》:[/SIZ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P][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FACE][/LINE-HEIGHT] [/ALIGN][/P][P][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FACE=楷体_GB2312][SIZE=4]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SIZE][/FAC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P][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SIZE][/SIZE][/FACE][/LINE-HEIGHT] [/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 现在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我真希望他们能好好谈判,化干戈为玉帛,让半岛上的人免受战争之苦。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至今在全世界人们的心中还留有阴影,真为那些因为战争而失去生命的人叫屈啊![/SIZ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P][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9pt][SIZE=4] 通读了两遍《菜根谭》仍意犹未尽,决定背诵此书。[/SIZE][/SIZE][/FACE][/LINE-HEIGHT][/ALIG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