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 [SIZE=3]——留守儿童的故事[/COLOR][/BGCOLOR][/SIZE][/P][P] [/P][P][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COLOR][/BGCOLOR][/P][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在东北山区嘉荫县的乡下,一个叫新安的小村子东北角,有一个小房子,房子只有前面有一处小窗户,是用旧塑料布钉着的,塑料布已经结了厚厚的灰土,一点亮光也照不到屋里。在小黑屋的里面炕上躺着一位七十多岁黑黑的皮包骨头的老人,他哼哼着,枯如树枝的手伸出被子。屋外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正在灶台边烧水,炭火映红了孩子的脸。小孩子熟练地拨动着灶坑里的火,火着得很旺,铁锅里的水滋滋地响。老汉使出最大的劲喊出来:“小川儿来————过来。”小孩子跑进屋,站在老汉身边说:“爷爷水烧开了,我一会下面条给您吃。”老汉的头动了动,手也动了动,他对孩子说:“叫邻居给你爸爸——打电话了吗?你爸爸——什么时候——回来?爷爷——不能——再——管你了。”说完老人就开始哆嗦,脸突然变得惨白,头向后一仰,一滴浑浊的老泪流出来。小川站在跟前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只是一个劲地喊:“爷爷,爷爷你怎么了,爷爷你等着,我爸爸就快回来了。”[/COLOR][/ALIGN][/BGCOLOR][/COLOR][/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小孩子的喊声哭声惊动了邻居。一位四十多岁的很胖的女人跑过来,她刚刚跑到院门就喊:“小川儿,你爷爷怎么了?”小孩子只是哭,等她跑进小黑屋看到老人已经死在炕上了。[/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她跑过去用被单给老人盖上了脸,把孩子领到了自己家,又招呼了几个邻居一起过来商量着说:“咱们去找村主任吧,我已经给小川儿爸爸打电话了,小川儿爸一时半会儿可能回不来,他在广东打工,昨天才坐上火车,现在正在路上走着。”大伙一同去了村委会。村委会建在村子中央,三间瓦房,在这么一个偏僻的村子里还算气派。大伙一起开开门依次进了屋,村主任正在屋里和会计预算村中的账目,一看见这几个村民就很纳闷地问:“你们来这里有事呀?”小川家的邻居那个中年老大妈叫李秀荣的,她抢先对村主任说:“秦忠玉老汉死了,你看咱都乡里乡亲的,这大热天的,咱们不能看着他臭在家里吧。”村主任站起身想了想说:“他儿子小文呢?”李秀荣说:“在广东打工,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村主任挠了挠头说:“这还真是个愁事,村里也没钱。”[/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咱们一起想个主意,怎么也得把老人发送了。”这几个村民和村主任村会计一起坐下来想主意,最后还是李秀荣想出来个好主意,让小川儿穿上孝衣挨家去下跪,求村民每家每户出一点点钱。李秀荣向大伙保证:等小川父亲回来就把钱还给大家。村里人都说,不用还了,就当我们凑份子了,都乡里乡亲的,谁家还不有个三灾六难的,大伙不能看着吧。[/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小川儿就像木偶一样被李秀荣大娘领着挨家去给人家下跪。小孩子一边跪一边哭,他是真的伤心啊!他虽然不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儿,但是他知道从今以后,他不能跟爷爷相依为命了。跪了大半天,孩子的膝盖都磨破了,就这么一家三十五十的求下来,一共凑了两千多块钱,大伙去镇上买了一副棺材把老人入殓了。[/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因为是三伏天,当天村民就把老人安葬了。小川儿跪在爷爷坟头给爷爷烧纸,一边烧纸一边哭:“爷爷你为什么会死呢?你为什么不能陪我呢?你说要陪我长大的,还说要看着我娶媳妇,爷爷你为什么会死呢?”[/COLOR][/ALIGN][LINE-HEIGHT=32px][SIZE=4]在小川儿想象的世界里爷爷是永远不会死的,爷爷会一直陪着他长大。[/SIZE][/LINE-HEIGHT][/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一直到黄昏时分小川儿还是站在爷爷坟头前。邻居曾兆林牵着牛经过,看到泪眼红肿的小川儿,他把牛栓在树上,走过来拉着他说:“走吧,川儿,人死不能复生,等你爸爸回来,跟你爸到城里去念书,好好学争取得个状元回来。”曾大爷右手牵着牛,左手拉着小川儿,一直把小川儿拉到他们家,对正在往桌子上端饭的李(李秀荣)大娘说:“孩子哭了一整天了,跟前儿也没个亲人怪可怜的,今天就在咱家吃住吧,也就多双筷子。”李大妈二话没说,就把小川按在凳子上。[/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山林里鸟语花香,小溪静静地流淌,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小川儿拿着筛网站在水里捞鱼,爷爷站在岸上看着他,阳光照在爷爷满是皱纹的脸上,爷爷高兴地喊:“川儿,上这边来,这边有鱼。”小川儿端着筛网对爷爷说:“你看看,我捞着鱼了,好几条呢!”爷孙俩说着笑着走回了家。就在快到家的时候,刮起了大风,家被刮没了,爷爷也没了,小川儿大声呼喊:“爷爷,爷爷!你上哪了?”喊着喊着,小川儿醒了,看到自己身上干干净净散发着香气的花被,知道自己这是睡在邻居大娘家,知道爷爷已经离他而去了,然后蒙头大哭。[/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曾兆林和李秀荣老俩口并没有睡,他俩一直在为小川儿家发愁。刘秀荣说:“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也不知道老爷子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就这样一点儿征兆没有就没了。就是小文回来带上小川儿去打工,一个男人能照看好孩子吗?”俩个人正说着话就听到小川儿喊爷爷。李秀荣起来点着灯,过来看小川,她掀开被子看到抽泣的小川儿,伤心地说:“孩子别哭了。走,上大娘那屋去睡吧。可怜见的,你爸爸再有两天就回来了。唉!你妈也不知怎么样了?就这么一走就不回来了,也不知是回国了,也不知去哪里了。”她一边唠叨着,一边拉起小川儿进了他们屋里。”夫妻俩看着小川儿睡着了,才熄灭了灯。[/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农村是熟人社会,谁家怎么样那是尽人皆知的,不像城里那是关起门来过日子,谁家啥样谁也不知道。说起小川儿爷孙俩,村里人没有不叹息的。不论在多么富裕的地方,人总是有生存能力强和生存能力弱的,小川儿爷爷秦忠玉就是生存能力较弱的那种人。[/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小川的爷爷秦老汉,五八年从山东移民来到新安,与新安那些从关内过来的人家一样,一无所有白手起家。但是与人家不同的是:人家都是俩口子过日子,男的巴结女的也巴结,他们家就只有小川儿爷爷自己劳动,小川儿奶奶害痨病,整日喘息不止,在那缺医少药的年月,她只能在家中做些家务。因为她的病,家里总是入不敷出。他们俩只有一个孩子,就是小川儿的爸爸秦菁文。就在小川爸爸十五岁那年的冬天,他奶奶病得特别厉害,她知道自己过不去那个冬天了,就对她丈夫秦忠玉说:“看来我是看不到儿子成家立业了,你一定要带着儿子好好过,给咱儿子娶上媳妇,抱上孙子,我就这点心愿,你答应我。”就是在那个冬天,小川儿的奶奶死了。在母亲去世那年秦菁文正在上初二,他是那种默默学习的孩子,成绩一直在班里排第一,可是秦老汉目光短浅,就认为农村人上学没有用,硬是把菁文从学校拉回家和他一起干活。[/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在莽莽群山包围的新安村,他们爷俩总是有干不完的活计。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里多数人家都买了农机具,小文也跟父亲商量说:“爸,咱们先不盖房子,把盖房子的钱买台车,咱们也跟村里一样,在山上开点地,咱们那十来亩地就只够年吃年用,攒不下几个钱,啥时候咱能过富呀!”[/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秦老汉思想落后保守,听了儿子的话,骂道:“你个小兔崽子,我活了那么大岁数,我不知道咋过日子了,还用你来指手画脚?你死了心吧,不盖上房子,我绝不会买车!”小文生气地说:“你就等着受穷吧,咱家是没有指望翻身了。”人有时候是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许多人总是把握不住,秦老汉就失去了致富的机会。他的思想始终停留在三亩地一头牛的落后年代,殊不知社会在改变,农村也在改变,农村进入了机械化时代。没过几年,村子山上的地就被村里的人开垦成了耕地,家家都过得很富裕,只有他们家被人远远地落在了后面。[/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秦老汉很要强,终日和儿子小文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干活,始终收入微薄。老汉一分一厘的积攒,在小文二十六岁那年盖起了一座六十平的砖瓦房,大瓦房就建在他们家小草房的东面,把小草房显得更破旧了。但是秦老汉始终住在草房里。邻居对他说:“老秦叔,房子盖好了,赶紧搬过去住吧,这破草房也该扒了。”秦老汉对邻居说:“这房子是给小文盖的,我就在这草房里猫着,草房保暖,我住习惯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秦老汉直到离世也没有住过大瓦房。[/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小川儿的父亲秦菁文既老实又腼腆,村中也有好事的婶子大娘给他提亲,可是他见到女孩就脸红,说不出话来。就这么一耽误就二十九岁了,秦老汉很着急,逢人就嘱咐人家给小文提亲。[/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他们村有一个叫王守德的人,他五十岁,矮小,聪明,敏捷,黄瘦。在生产队里的时候,因为他能说会道,又会来事,在村里做保管,混得还有模有样,不过村里几乎没有人得意他,都说他五毒俱全,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王毒”。他有一个女儿,初中毕业上了师专,毕业后就在县城教学了。因为他吃喝嫖赌,坏事做绝,妻子也去了女儿家帮着照看孩子,家里只剩下他一人。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他因为赌博欠债,坑骗了许多人,村里没有人再搭理他,因为饥荒太大,在村里呆不下去,他就到大连打工。这样的人哪里是干活的人呢?找工作拈轻怕重,干俩三天就被老板解雇了,在外面游手好闲,无所不为。[/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有一天,他在劳务市场闲逛,看见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站在路边哭泣,他就跑过去,给孩子买了一块糖,哄骗孩子说:“走,我领你去找你妈去。”他把孩子抱回了新安村,对村里人说:“孩子父亲死了,母亲改嫁了,孩子奶奶是他大姑,八十多了养不了孩子,托付他送个好人家。”新安村刘凯成家两口子结婚十几年了,一直没有孩子,盼孩子终日烧香拜佛。知道他家领来个孩子,俩个人到他家一看,孩子聪明乖巧,俩口子一看喜欢得不得了。王守德见有机可乘,就私下里问他们要四万块钱,对他们俩口子说:“我姑姑年岁大了,就我表哥一个孩子还死了,老人没钱养老,怎么你也得给她点养老钱。”刘凯成俩口子这些年没有孩子,一心过日子,手里真的攒了几个钱,三万五万也拿得出,又特别想要孩子,就给了他四万块钱。钱一到王守德手里,他就拿着钱跑了,刘凯成俩口子给孩子改了名字,对孩子视如己出,疼爱有加。农村人思想简单,真的以为孩子是他亲戚家的,也没有人向上级反映,刘凯成家因为有了可爱的刘慧儿,每天欢声不断,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是王守德拐骗来的孩子。[/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四万块钱没用多长时间,就被游手好闲的王守德花掉了。于是就在大连市里行骗为生,一天装得像个阔佬一样,总是伺机行骗。碰上要买车的说他能买到车,碰上要买钢材的说他能买到钢材,碰到要升学的要提干的都是他行骗的对象。就这样在大连混了几年,也还是两手空空,骗到的钱都挥霍掉了。[/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因为骗的人太多,他频繁地改换居住的城市,害怕被骗的人找到他。丹东,锦州,营口,盘锦他都走遍了,于是又来到吉林珲春。物以类聚,很快他就认识了和他一样以行骗为业的朝鲜族人姜明哲。珲春市是边疆口岸城市,这里有许多因为饥饿从朝鲜非法入境的朝鲜女孩,俩人一拍即合,贩卖朝鲜女孩牟利,因为姜明哲是朝族人,可以和朝鲜女孩交流,他们就以可以给朝鲜女孩介绍工作为由,把四个朝鲜女孩骗到新安村。[/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新安村三面环山,像一个坐北面南的椅子,高耸的群山把新安村包围起来。新安村土地肥沃,村里人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大豆、玉米、高粱、水稻、蓖麻、甜菜,只要是能给农民带来经济价值的作物,农民都会种。此时已是晚秋,农作物都已经收割完毕,剩下了广袤的农田在瑟瑟的秋风里战栗,一大群羊散落在广袤的农田里。牧羊人大声唱歌,歌声散播在旷野里,呼唤着蓝天白云,让人总有辽远苍凉之感。牧羊人叫老秋,他穿着军大衣走热了走累了,就脱下来坐在屁股底下,看着他的羊。牧羊犬一看见他坐下来就会跑过来,趴在他身边。虽然放羊是被人鄙夷的行业,他却因为放羊给家里赚来了丰厚的产业,他们家里不缺钱,就是缺人。他已经三十七岁了,还是个光棍。他弟弟建东家的孩子都十来岁了,家里人也都为他着急,他也相看了不少姑娘,都是人家看不上他,一是他长得特别显老,因为总是在日光下暴晒皮肤黝黑粗糙,渐渐地他对于相亲失去了信心,谁给他提亲他也不再去看了,每天就是和他的羊打交道,回家后把羊赶进羊圈,自己吃点饭喝点酒倒炕上就睡,也不再想成亲成家的事情。他虽然这样想,可是他那年迈的父母不这样想,他母亲为了他的亲事四处求人,总是说:“俺家老秋成不上家,我就是死了也闭不上眼。”[/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他母亲听说村里“王毒”回来了,还带回来四个朝鲜女孩,都是来这里找对象的,可把老秋父母乐坏了,第一个来到“王毒”家。一看这几个女孩,欢喜得不得了,恨不得马上领回家去一个,给自己家老秋做媳妇。五毒俱全的“王毒”可不会轻饶了他们,你们不是想娶媳妇吗?每个女孩要价五万,不给钱免谈。[/COLOR][/ALIGN][LINE-HEIGHT=32px][SIZE=4]因为那几个朝鲜女孩不会讲中国话,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就像傀儡木偶一样,任凭两个骗子摆布。[/SIZE][/LINE-HEIGHT][/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老秋的父母很精明,他们和王守德经过讨价还价,最后答应给骗子四万块钱。因为觉得自己的儿子岁数大,他们挑了一个二十五岁年龄最大的朝鲜姑娘。一切都是父母操办,老秋只等着入洞房。结婚那天张家大操大办,鞭炮放的是几十万响的,把这个小山村掀了个底朝天。[/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人家村里的老光棍老秋都娶上媳妇了,村里几个大龄青年的父母自然都坐不住了,也包括秦菁文的父亲秦老汉,四万块钱买媳妇他们真的拿不出来,但是也不能让小文就这么打光棍。秦老汉心一横,借钱也给小文娶媳妇。小文虽然不愿意,但是父亲心意已决,也这么半推半就接受了这样的非法跨国婚姻。四个朝鲜姑娘在村里都找到了对象,骗子心满意足地拿着钱走了。[/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虽说爱情是不分国界和地域的,可是他们因为在信仰、文化层次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差距太大,也闹出了不少笑话。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们彼此适应了对方。小文的对象叫金波,还是一个朝鲜女学生,聪明伶俐爱说爱笑,很快就学会了中国话。她把自己的遭遇讲给小文听。因为她天性活波,经常给村里人跳舞唱歌,大家都很喜欢她,小文更是对她疼爱有加,两个人总是形影不离,秦老汉乐在脸上喜在心里。[/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朝鲜女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勤劳,不论在什么地方,所有的活计她们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老秋的媳妇叫朴金珠,不像小文媳妇那样爱说爱笑她和老秋一样,也是沉默寡言的人。她个头不高,但肤色白皙,端庄文静。老秋虽然不喜欢言语表达,但是行动上却是真心疼爱媳妇。有一天放羊回家,看到媳妇拎着泔水桶出来倒泔水,老秋三步两步抢过去,帮媳妇把泔水倒了,然后告诉媳妇说:“以后泔水不用倒,我回来倒,你就是在家看家。”每天早早的老秋就把灶膛里的灰扒出来倒了,然后做早饭。他不让媳妇起来,自己吃完饭给媳妇把饭热在锅里,让媳妇愿意什么时候起来就什么时候起来。晚上回来倒泔水、劈材,点火做饭也帮着媳妇干。他就是那种默默无言,却真心去爱的男人,爱其实不是说在嘴上,爱是表现在行动上的。他的朝鲜女人常常感动得落泪,因为她从来没有被人真心疼爱过。[/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P][ALIGN=left][COLOR=rgb(102,102,102)][BGCOLOR=rgb(255,255,255)][LINE-HEIGHT=32px][SIZE=4] 就在他们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的时候,一个传言犹如晴天霹雳。他们村曾兆祥的儿子曾庆志也娶了朝鲜媳妇。曾庆志一直在城里打工,消息知道的多,就让他父亲曾兆祥告诉村里那些娶了朝鲜女人的人家,让他们赶快带着媳妇出去躲躲,说那些女子是非法入境的,她们很有可能会被遣返回国,听到这个消息村里像是炸了锅。[/COLOR][/ALIGN][/BGCOLOR][/SIZE][/LINE-HEIGHT][/P][/BGCOLOR][/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