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7
    • 魅力33
    • 金币3057
    • 经验24611
    • 文章796
    • 注册2007-06-29
    黄惟行:万物之源——原子(科普征文)
    [P]        [/P][P]  世间万物都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所以,可以说原子是万物之源。有些人对原子可能并不了解,现在我就给大家科普一下。[/P][P]  人类探究“原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思考事物隐藏的本质时,碰到了物质结构的问题:物质是否可以分成无限小的组成部分?这个问题在当时没有任何方法来解决,德谟克利特只能在思想中寻找答案。经过思考,他最终得出结论:物质不可以无限制地分成,人们必须假定有不可再分的粒子。德谟克利特称这种粒子为“原子”,也就是希腊文中不可再分的意思。中世纪的炼金术不能把一种元素转换成另外一种元素,证明了这些粒子是无法分割的,人们毫不犹豫地称它为“原子”。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并证明了原子的存在。[/P][P]  接着,科学家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发射出的快速移动的α粒子轰炸各种原子,来研究原子的结构。通过观察α粒子在撞击原子后发生的散射,卢瑟福得出结论:所有的原子都具有一个非常密实的带正电的核心(原子核),在它周围是一团相当稀疏的负电荷云(原子大气)。原子核是由一定量的质子和中子构成,它们被一种很强的内聚力紧紧压缩在一起,而原子大气是由不同数量的电子构成的,它们在原子核正电荷的静电吸引力下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可质子和中子并不是不可再分的,它们还可以分成夸克。夸克有6种,分别是:上夸克、下夸克、顶夸克、底夸克、奇夸克、粲夸克。中子是由2个下夸克1个上夸克组成,质子是由2个上夸克1个下夸克组成。科学家目前并没有发现、证明电子可以再分。[/P][P]  提起原子,大家很容易联想到原子弹。原子弹是利用铀和钚等容易裂变的重原子核在核裂变时发出能量的原理产生爆炸的。重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后会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同时再放出2~3个中子继续轰击重原子核。只要在每一次的核裂变中裂变出1个以上的中子,核裂变就可以继续。但核裂变会产生很多辐射,会污染环境。[/P][P]  核裂变和核聚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恰恰相反。核聚变,又称热核反应。其原理是: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指氘原子)中的电子,在超高压和高温下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让两个原子核互相吸引形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原子核);中子虽然质量较大,但是不带电,因此也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大量的中子和电子释放出来,产生巨大的能量。这也是氢弹的原理。由于核聚变不仅能产生巨大能量,也不会产生辐射,所以是人类的理想环保能源。[/P][P]  通过上面对原子假说、原子及其结构、原子的两种核反应——核裂变和核聚变的介绍、讲解,你是不是对原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世间万物有了新的认知呢?[/P][P]                             2022.8.25[/P]
    梅花欢喜满天雪
    [img]http://www.ruobing66.com/bbs/images/upload/2007/09/qingyuan.gif[/im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875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