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论坛
排行榜
最新帖子
管理团队
应用
风格
搜索
晨风暮雨
心无涯
原创选手区(1)
葱茏芳草地
查看帖子
主题:
纪念巴金
暂无回复
上篇
返回版面
下篇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复制本帖地址
赤色小子
2005-10-19 11:18:29
阅读:996次
回复
只看此人
楼主
职务
区版主
声望
+6
魅力
23
金币
1654
经验
2769
文章
314
注册
2004-04-10
LeadBBS官方论坛
纪念巴金
纪念巴金
得知巴老去世是在网易的新闻里,当祖国人民还在神舟六号胜利回归的欢腾中,而巴老在这时悄悄离世界而去....
记忆巴金可以追溯到我的小学年代。那年的暑假酷热难当,不愿午休的我将两张老藤椅拼凑到一起,在家门口那棵大柳树下翻看着爷爷处搜罗到的大摞书籍,其中一套已是褐黄斑驳的,便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这是我人生中所接触到的第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当然,仅是个小学生的我当初是无法读懂其中的深奥意义的,但正是那个夏天,我读出了影响我一辈子的对书的爱好。淑英的大辫子、淑贞的小脚、觉新的长大褂,还有聪慧美丽的琴表姐、遭遇悲苦的梅表姐,以及觉民、觉慧的勇敢、觉英的顽皮……这些形态逼真的人物就这么在我的眼前晃,一晃就是数十年。可以说,指引我爱好文学的主导因素便是那年接触的两部作品——一部是白话版的《红楼梦》,另一部就是巴老的《家》、《春》、《秋》。
长大后,终于深陷文学的我更是无数次地迷醉在那个深门大院,因一棵树而狂喜,因一口井而悲哀。巴金书中描写女性的场景活动比较多,而如今我也正拙笔试作着一个“关注女性”的系列长篇小说,毫无疑问,我的一颗女儿心正是受到了巴老的教育与熏陶。自小到大,在书中那些红颜女子的巧笑嫣然里,在她们对于生活的不懈追求里,我也渐渐长成,丰满了一颗自强自立的心。
巴金是个醉心文字的人,更是个感情深重的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巴金身上得到了诠释和应证。在《回忆萧珊》当中,巴金多次提到萧珊的眼睛“很大,很美,很亮”。他写道:“我望着,望着,好像在望快要燃尽的烛火。我多么想让这对眼睛永远亮下去。”每次有人来访,看到骨灰盒,巴金就会说:“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他也说过:“这并不是萧珊最后的归宿,在我死了以后,将我俩的骨灰和在一起,那才是她的归宿。”
巴金一生为读者而写,为文字而活。他曾说:“我只想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全部爱憎消耗干净,然后问心无愧地离开人世,这对我是莫大的幸福。”作为一代文学巨匠,他正是这样拼却一生,置身于文字的光芒里,如花绽放,无悔无怨。
从1904到2005,巴金先生的人生始终被热情和痛苦煎熬着,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在云与火的景象下真实的人。他陨落的时候,家没有陨落,春与秋也没有陨落,是先生把它们留在这个世上,让季节拥有居所,让心灵拥有岁月;他陨落的时候,光芒四射,文学的山谷同时溅起太阳和月亮,也溅起无数星星,一齐眨动眼睛,思考先生留下的这个尚未开垦完毕的世界。
11月25日,又是巴金的生日。可是在今天,10月17日,他就匆匆地走了;他那句“我相信,我还会拿起笔”的话语,还在耳边回荡,然而,他却走了。但我们相信,他一定在天国慈祥地注视着这个他热爱的国家。未竞之事,又当如何…
明天的幸福要靠今天修!
欢迎大家光临我的个人网站
http://chizi.yculblog.com/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解析UBB代码
恢复上次发帖
当前保存
(无)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锁定帖子
回复短消息通知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
2003-2025 晨风暮雨 -
清空COOKIE
-
手机版
-
RSS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心无涯论坛:http://www.ruobing.site/bbs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351 seconds with 5 querie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