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金币177
    • 经验589
    • 文章61
    • 注册2004-12-03
    [推荐]趣说汉话
     1.提起“麻木”,在武汉三岁小孩都晓得,说它的学名叫正三轮摩托车,却未必人人明白。

      明明是正三轮摩托车,何以被叫做“麻木”?其实武汉人老早就把那些“多咪了几口”的人戏称为“酒麻木”,以取笑他们走路踉跄,口齿含混的醉态,大约那“水”确实让饮者麻醉得木头木脑,这称呼便各人认可。到后来看见兴起的正三轮摩托车也是如痴如醉满街踉跄含混过市,天才幽默的武汉人便将此雅号转赠过来,称人力三轮车为“土麻木”、正三轮麻木摩托车为“电麻木”,从此“麻木”声名鹊起。

      “麻木”这种称呼可以说是“举国无双”,和长沙人称之为“叭叭”比起来,还是“麻木”更具楚风汉味。

      将“麻木”这种车的前半截去掉,换上两根棍子,就是旧时的人力车。用车的人只在不远处喊一声“麻木———”(不晓得是叫车,还是在叫开车的人),那车便会快速地“梭”到你的跟前,那动作一点也不“麻木”。

      曾经在武汉三镇大街小巷日夜上演的这一幕,终于在2003年6月20日之前戛然绝迹了。但凭其运用普及之广,如果有一本《武汉民间语言词典》,消失的“麻木”倒应该收录其中。

     2.武汉歇后语

    六渡桥的磨盘———围到转

      1930年10月初,市政府选址建造汉口孙中山铜像时,有几条街道,如长胜街建为民族路;大、小郭家巷建为民权路;六渡桥改为三民路。市政府决定将横亘其间的“沧海茶楼”拆除、定名为“中园”,俗称“六渡桥磨盘”即园形意思。“铜人像”就建其中,人们观赏时、要围着园形转。因此,民间用于生活中纠缠不休,围着人打转,就称“六渡桥的磨盘”。

      花楼街的房子———雕龙画凤

      这条古老的街道,原本分“前花楼”与“后花楼”,是两条狭长小街。民国初年将“前花楼”改称黄陂街,“后花楼”改名为“花楼街”,是当时的热闹地带。此街得名于房屋建筑不凡,在梁、柱和门槛上,花匠雕成各种图案和精致花纹,因此得名“花楼街”。民间用于称谓好的物品和建筑,显示高超、与众不同。居巷(路名)里赶猪子———直去直来

      居巷位于武汉关后侧,是条长约560米的小巷道。因与英租界毗邻,英当局不准外来生猪通过一码头地面转运。当年慑于英侵略者的威胁,于是开一条地道通过,叫“猪巷”。抗战后,在原地面建起的小巷改名为“居巷”。民间谈话时要求对方实话实说,比喻像居巷里赶猪一样“直去直来”成为一种用语。

      集家嘴的划子———连倒淌

      集家嘴是重要渡口,位于汉水北岸,旧称“接驾嘴”。自明代以来,沿岸帆船林立、因水顺流,撑船靠岸不能停歇,必须逆水而上。民间常用集家嘴的划子(小木船),来批评那些办事纠缠不休、接二连三不果断的行为,叫做“连倒淌”。

      叶开泰(店名)的药吃死人———都是好的

      曾经闻名全国的四大药店之一叶开泰,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到1965年公私合营,经营达319年。其创始人叶文机。该店自产的“参桂鹿茸丸”、“虎骨追风酒”等中成药,中外驰名,畅销全国及港澳地区。数百年间,诚信经商,代代相传。其药品质量深受人们信赖。民间常用“叶开泰的药”,来表达无须怀疑之意。
    3.汉腔.汉碟子明朝成化年间初期(公元15世纪60年代末),汉水改道,汉口从汉阳县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兴码头,吸引附近地区的人前来做生意,有的还移居在此。为时不久,产生一种以当时的汉阳音为基础、吸收了四周之音的独特的方言,称为“汉腔”。
      这种汉腔,在汉阳以及黄陂、孝感、汉川、黄冈(包括现在的新洲)人听起来,显得很清脆,又叫做“汉碟子”。

      汉腔和“汉碟子”,本是同义词,但相比之下,称“汉腔”带有欣赏、新奇的意味,能被汉口人(说汉口话的人)所接受,或许这正是汉口人创造的呢!而“汉碟子”,所指的语音虽然清脆,但质地有些脆弱,分量还轻飘飘的,不像汤碗、菜碗、饭碗那么容量大,带有讥讽、轻视的意味。这称呼不被汉口人所接受,却成为坚持说本地方言的外地人的专用语。

      解放前很长一个时期,对于外地人学说汉口话,称为“憋汉腔”。其实,汉腔很容易“憋”,不过总有人泼冷水:“你家(您)莫把汉碟子打(摔)破了咧!”这正是对移居汉口几十年依然乡音无改的一些老人的写照。 (朱建颂)
    4.“相应”不能随便占在武汉方言里,“相应”、“占相应”使用频率很高。

      ①、一笔生意赚了若干,经营者很高兴———“这回有相应”。

      ②、别人买鱼4元1斤,你能砍价,3元1斤,太太会表扬———“买了相应”。

      ③、某人总想占别人便宜,别人自然有点烦———“这种占相应的好佬(hāolǎo,行家,多带贬意),鬼都不得缠(来往)他”。

      ④、说话不文明,开口就自称“老子”,对方要抗议———“说话就说话,莫占相应!”

      ⑤、拥挤的公交车上,对靠得太近而居心不良的狂徒,女士会发出警告———“莫想占相应!”

      “相应”在这些地方不读xīangyìng,也不是呼应或照应之意;它读xīangying,“应”读轻声,或xīangyīng。

      “相应”、“占相应”在武汉方言里是“便宜”、“占便宜”的意思,但在不同语境里也有区别。例如在①、②两例里它是中性,就是“赚头”、“有利”、“便宜”的意思,而在③、④、⑤三例里,“占相应”就完全是“占小便宜”的意思。“便宜”与“小便宜”可不是大与小的区别,它是正当与不当乃至不法之间的区别。我有个老友为人诙谐,与人下象棋,对手若是贪吃掉进他预设的陷阱,他就会笑嘻嘻地念叨:“占香(相)应占了臭应,驴子屙屎当了面筋!”不该占相应的时候非要占相应,难免会“驴子屙屎当了面筋”。

      将“相应”作“便宜”解,这在有些词典里不容易查到。手边有《辞海·语词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11月第一版),它里面就没有;倒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1978年12月第一版)里载有“<方>便宜”的解释。这表明,方言如果想与普通话较劲,总是不大“占相应”。  
    英语系02级的阳光女孩,爱好琵琶写作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0780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