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金币222
  • 经验17
  • 文章8
  • 注册2004-04-19
气象报告:以雁鸣新诗对许巍之歌[原创]

      一、气象预报

      再次看到沈兄诗歌,离上次已有很久,有如见到老友,尽可放心在雪夜沸茗的谈侃氛围里说说。昨天想到一个词语:气象文字。以为好的文字须有气象,气象万千定让人叫绝。沈诗里的气象,如他以前的深邃而温婉,犀利而深刻。这里提到一位歌手:许巍。虽然沈是80年代而许是60年代出生的人,但他们内在的东西很多都较为接近。许巍是目前大陆最具人文气息的歌手,他自己写的歌词,都可以当诗来读。下面将沈诗与许歌的相关部分做些对应,这样评论也许新鲜有趣一些。虽然诗歌的读法有很多,只是希望我的理解不会歪曲原诗的本意。

      二、气象分析

      《他们》:他们用钞票/微笑着把房价炒的很高 他们用汗水/为一砖一瓦辛勤操劳 这时/我是该用陈述或疑问的语气/解读:/梦里花落知多少?!

      居之不易,已不是首善之区的问题了。开发商与建筑工人同为“他们”,却有着不同的梦境。是谁隔开了他们的梦境?北大有个叫“我们”的文学社,是的,我们都是“我们”而不是由某些人组成的不同的“他们”。生活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不同,因为我们最终的梦境是趋于一致的。沈的这首《他们》让我想起许巍《我思念的城市》。这个让许巍思念的城市,“曾经给我快乐/也给我创伤/曾经给我希望/也给我绝望/我在遥远的城市/陌生的人群/感觉着你那遥远的忧伤……”沈的忧伤,或许如他所唱:“你的忧伤,像我的绝望,那样漫长……”记得去年一期《面对面》,一位在北京搞建筑的四川民工一点一滴记录他所遭遇的不平不公,淡淡地笑说某天会把这些经历讲给他的女儿。那么多普通名字背后普通的面孔,他们未必有这么幸运。他们的讲述,只是凝望这个城市越来越灰的天空吧。

      《梦》:我以为自己是忽然惊醒/然后用笔一点一滴的拾梦/失去了文字或许失去了理想/有蚊子嘤嘤起舞的时候/我可以默默燃起蚊香 可是该用什么来解读我的忏悔/对于承诺/我一直没有坚持去

      失去文字对于一个用文字表达的人来说,是很痛苦的。很多人视自己的文字比生命还重要。所以一旦失去或自觉丢失,便如同惊梦。现实的世界中,我们可以将具体的事量化,予以价值评判,但内心的东西呢?转瞬即逝的,一闪而过的,难以把握。“失去了文字或许失去了理想”,文字从生命的意识里剥离出来——不得已——现实还原为单一的颜色,没有梦想,人真的很难生活下去?《活着》用轻松的文字完成一次沉重的哲学追问,结果让人骇异。人活着如同老牛一样,都只是大自然的存在。如果说活着一定有意义,那便是活着本身。那么文字所承载的理想呢?还是好好活着,我们或许就是生命链上的文字呢,总会保留的。我们也是自己的王,做过了,指挥过了。许巍在《完美生活》中唱:“青春的岁月/我们身不由己/只因这胸中/燃烧的梦想/青春的岁月/放浪的生涯/就任这时光/奔腾如流水/体会这狂野/体会孤独/体会这欢乐/爱恨离别/体会这狂野/体会孤独/这是我的完美生活/也是你的完美生活/我多想看到你/那依旧灿烂的笑容/再一次释放自己/胸中那灿烂的情感/我多想告诉你/那依旧灿烂的笑容/再一次释放自己。”我们都在超越生命本身,用生命之外的东西。

      《午夜》:没有睡意/是因为没有找到/入梦的借口 一种无所事事/另一种美 粉笔灰洒落在失意的讲台 总会有人似懂非懂/时针指向凌晨一点二十分/五月二十五日/或许他们刚完成最后一次计算 我打了个哈欠 忽然想起/那个学生 曾/灿烂的说:如果有下辈子/我要做老师的妹妹 除了微笑/我想我明天依然/没有睡意

      相对而言,这首诗比较写实。言语中,沈兄对自己的现状是满意的,跟学生打成一片,没有太多的人事上的应酬麻烦。可是他感觉他的生活或许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因为有资本去狂傲。残酷青春表达方式的极致,他没有完全达到?我注意到“粉笔灰洒落在失意的讲台”,他还在提问,自己的舞台不在这里。这颗诗心误入尘网了吗?他是文字的宠儿,可以指点他世界的江山,但是现在呢?他还是有失眠的时候,因为有人灿烂的说着那些来世的梦。处于梦与痛的边缘,让我们向明天艰难行走。《在别处》里,许巍同样忧郁:“就在我进入的瞬间/我真想死在你怀里/我看到我的另一个身体/(飘向那遥远的地方)/我的身体在这里/可心它躲在哪里/每天幻想的自己/总在另一个地方/耶……/爱情像鲜花它总不开放/欲望像野草疯狂地生长/他们像苍蝇总是飞来飞去/在我身边 侵蚀我身体/在每一个夜里/我从梦里惊醒/看见我的心 它正在飘向窗外……”生活在别处,还是我们在别处?

      《蝴蝶》(之一):春光已逝/蝴蝶不曾飞来/莫非曾经丑陋的虫/厌倦了朝三暮四的舞动/而钟情于无休止的黑暗? 我要询问的是她的理由  在这百花凋谢的午后/当我不经意间/于树下发现一只/拒绝发育的蛹(之二):这是一只死去的蝴蝶/张开的翅膀依然颜色妖艳/却不再光彩照人 死亡是一种终结/这只蝴蝶选择最美的消失 是要告诉我什么?

      蝴蝶是沈诗里常见的意象,沈兄就有“胖胖的蝴蝶”之称。想起伊沙也是胖子。呵呵。“拒绝发育”,前一首是关于成长的么?人一旦成长,长到足够大,精彩与无奈便随后而来。鲍勃•迪伦一遍遍问道:人要长到多大,才能称之为人?长大是一种告别,一种隔绝,两个世界的不能互通性,强烈暗示着时间的一维性。我们不能作为童年的延续,因为你发现空间大了,时间明晰了,清新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后一首透露出来的生命意识明澈的让人担忧。不能出世,那就入世,可之后呢?人生如戏,角色频转与繁复让人厌倦,有人选择离去。但是生命一旦消失,所有的表情都化为冰冷,人到底怎么样存活于世?这是个问题。这个声音与那个声音用不同的语种表达着,还有一句活着还是死去?许巍在他的第三张专辑变的明朗起来,他曾经是那么痛苦——《天鹅之旅》:“我们在前世约定/一起穿行这世界/一生都不会停歇/永远向着那春天/迎着天边的夕阳/让我们一起在风中起舞/穿过这午夜星辰/让我们旅行的梦更精彩/一生都不会停歇/永远向着那春天/直到这最后一刻/融进这温暖阳光里/让我们飞越这世界/迎着那天边的夕阳/穿过这午夜的星辰/让我们眼中的世界更精彩/在最后的一刻/融进这阳光里/在最后的一刻/飞越这辽阔世界/飞过这群山/飞越那洁白云海/飞过那万马奔腾的绿色原野/飞越那辽阔/碧海蓝天/飞向那温暖春天。”是的,我们还有春天。

      《秋风过后》:秋风过后/这条古老的河沉积多年的心事/被轰鸣的挖沙机/毫无顾忌的掘起/精挑细选后将粗糙曝光于/水流之上/积 如/堆 塔 最深邃的思想和水泥钢筋一起/垒起不解风情的建筑/在无人关心的角落/动人的哭 秋风过后/运沙的小船的忙碌/开始平稳有序/芦苇在岸边带着泛黄的微笑/注视水纹浑浊的荡开/偶尔也有浮于波面的机油/懒散的反射阳光的颜色/多彩而眩晕/然后渐渐的侵袭/淘过的沙石 滤过的阵痛

      与其说城市化进程是在倡导理想生活环境,不如说是在破坏一种最本真的诗意的秩序。在旧有的秩序混乱之后,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和自己。现代化城市化是反诗性的,拥有与失去在看得见与看不见之间不能一时得到平衡。这样迷路的人,连问路的人都不会有。为官必须忍侮负重,作文却可快意恩仇,龙应台走出政治台北来到成都,她同样担忧现在城市及整个现代化建设。某一天,我们会不会集体失去记忆?“芦苇在岸边带着泛黄的微笑”,我感到这笑里有着无奈、不解和受伤。“偶尔也有浮于波面的机油/懒散的反射阳光的颜色”,这没有生机的地方,为她已失去自己的精神。重庆氯气泄露事件发生后,政府决定将化工厂迁移到农村。对今早看到的这则新闻,忧心者如我凄凉:谁又来关心农民的生活呢?秋风过后,许巍唱着《我的秋天》:“没有人会留意/这个城市的秋天窗外阳光灿烂/我却没有温暖/伴着我的歌声 /是你心碎的幻想/你用你的眼泪/抚摸我的寂寞/总在每个夜深 听到你在哭泣/你幻想的美丽 我却没能给你/那些无助的夜 我茫无目的的走/那些无助的夜 你牵着我的手/幸福如此遥远 我无法看见/这秋天的夜晚 让我感到茫然。”秋天过后是冬天,那是冷静的季节。

      《关于扬州》: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被更冰冷的火车轮粗暴碾过/而汽笛突兀的尖叫/惊醒杜郎千载的一觉  我十年的扬州梦  淮左名都/瘦西湖的水或许不会/因此沸腾/但洒向竹西佳处的二分月光/却会渐渐清冷  骑鹤下江南/莫非真要腰缠万贯?/我宁可只借来春光三日/赶在 扬州站红色的彩球/被剪下之前

      与《秋风过后》同题,写于扬州火车站通车之际的《关于扬州》也无不透出对现代化进程的不满与失意。扬州是一株散发着香气的植物,她会不会受到污染直至异化,不再是诗里的温暖去处?关于下扬州,“腰缠万贯”似乎已成为中心词语,而“骑鹤”常常被忽略。扬州足足可以写成一部文化史,浮躁环境中忙碌的人们还知道沈三白的《浮生六记》么?三白与芸娘简朴生活所透露出的贵族气质,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的。活着,是一个问题,怎么活,是另一个问题。“我宁可只借来春光三日/赶在 扬州站红色的彩球/被剪下之前”,这种抢救的姿态,让我想起骑鹤,两者的精神气韵,是同样的温暖。“每当我想往高处飞翔/总感到太多的重量/远方是一个什么概念/如今我已不再想/在每一次冲动背后/总有几分凄凉/我只要不停的歌唱/停止我的思想/太多的困扰/不停地干着/不停地干着我的精神/我不停地弹着/不停地唱着/直到所有的弦都断了……”许巍的《温暖》,听起来有些苍凉。握着苍凉,手心还有温度。

      《透明》:玻璃凭借透明困住了水/我却用透明的眼神/在透明的水中 注视/透明的天空/正如你穿过透明的界限看到的/我是一尾享受透明的阳光/吞吐透明的空气/做着透明的梦的/紫色的寂寞的鱼

      没有氧气,鱼就无法回忆。沈吞吐透明的空气,讲述这许多。我们都在做梦,各种颜色的梦。小丑鱼尼莫在海底找寻母亲,在家乐福音像中心的演播台上的电视中忧欢行进。我们做着梦找寻未知的未知,已知的未知。英雄没了,写进长篇的武侠。大师少了,走进厚页的历史。我们还在,以做梦的姿态表达自己做梦的能力。“玻璃凭借透明困住了水”,视若无物甚至无障碍,其实还是有障碍。“那一年/你正年轻/总觉得明天肯定会很美/那理想世界就象一道光芒/在你心里闪耀着/怎能就让这不停燃烧的心/就这样耗尽消失在平庸里/你决定上路就离开这城市/离开你深爱多年的姑娘/这么多年你还在不停奔跑/眼看着明天依然虚无飘渺/在生存面前那纯洁的理想/原来是那么脆弱不堪/你站在这繁华的街上/找不到你该去的方向/你站在这繁华的街上/感觉到从来没有的慌张/你站在这繁华的街上/找不到你该去的方向/你站在这繁华的街上/感觉到从来没有的慌张/你曾拥有一些英雄的梦想/好像黑夜里面温暖的灯光/怎能没有了希望的力量/只能够挺胸永往直前/你走在这繁华的街上/在寻找你该去的方向/你走在这繁华的街上/在寻找你曾拥有的力量。”许巍《那一年》指向过去,未尝不是指向未来。过去中有未来,未来的未来。

      三、气象结语

      诗歌仍让我想起很多,顾城、食指、普希金、叶赛宁,还有海子。
      1989年,这个名叫海子的中国诗人,这个当代中国田园的发现者,以激烈的方式告别他的田园,我们在他的诗句里永远春暖花开。田园没有了,还有没有诗?我们用文字与这个时代赛跑,裁判躲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观看。我们像叶赛宁笔下那滑行在雪地上的蓝色小雪橇,缓慢行进,又像那匹小红马,终于困顿不堪。而在路上的年轻人,他们无法忍受这缓慢的行程,因为意识已在前面。沈兄说:醒着是一种付出。这句诗让人一直痛到现在。以梦为马,我们才有继续前行的力量。前方何处?诗人何往?生命已经经不起太多追问。你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坚强承载。许巍说:静观这一切的悲喜,都融进灿烂夕阳里。所有生命的气象,在这连绵不断的起伏中。活着,并且好好活着,让我们见证彼此的生命,生命的气象,气象的文字。

      2004.6.2
 

 
[ 这个贴子最后由若冰在2005-10-17 17:55:13从 优雅小酒吧 转移过来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354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