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论坛
排行榜
最新帖子
管理团队
应用
风格
搜索
晨风暮雨
心无涯
原创选手区(1)
芬芳咖啡屋
查看帖子
主题:
开平碉楼——自力村之行
暂无回复
上篇
返回版面
下篇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复制本帖地址
潇月
2010-12-11 18:12:58
阅读:824次
回复
只看此人
楼主
门派
职务
总版主
声望
+42
魅力
1172
金币
8750
经验
24413
文章
2817
注册
2004-04-13
LeadBBS空间出售
开平碉楼——自力村之行
[P]2010-12-3 9:48:00 [/P][P] [/P][P]那天在义祠客车站等车。
虽然之前在候车室里转了一圈都没有看见有明显的标识提示到开平碉楼的班车,但是当我问到了候车点之后,当我坐着等车时,心情是一种很简单的快乐,简单到以至简朴。
与一般大气宽敞的候车室不同,前往自力村的班车是乡镇线路,无需经过正规的售票窗口,属于投币公交性质。其实这并非主要,主要是我坐在一张长板凳上等车。就是那种式样简单、用一条瘦瘦长长的木板加上四根脚拼凑而成的长板凳。这种感觉真的很难以跟旁人说清,我的快乐竟然只是来源于它。然而,我真的是很开心的坐在长板凳上,并且还有足够的高度供我晃荡着双腿,听着旁边操着本地乡音的农村老人彼此聊天,看着面前立着的短木牌上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途径的站名,我拿着相机四处随意的拍着。这时,又来了一位等车的老人,她竟向我问路,语言不通,我只能歉意的摇头。
坐上了班车,车厢里是零散的几位中老年人,许是从村子里来镇上填补生活用品的吧。暗想可能是未到周末,所以没有类似我这样年纪的年轻人,确切的说是和我一样外来游玩的年轻人。票价五元,询问了司机,约莫一个小时的路程。
沿路是比较平坦的水泥路,偶尔会有颠簸,途中会停车载客。我望着窗外,并不繁华的街道,却一样的充满了让人迷恋的人间烟火味。
其实很快就到了,在司机的善意提醒下,我下了车。
我站在路口,右手边是很清晰的旅游景点路标,左手边是一棵我不知道名的大树,树底下是一名骑牛的孩童,孩童的手正遥指着村庄深处,再一旁便是刻着“自力村”的石雕。牛与孩童,也是石雕,也都栩栩如生。顺着脚下的路,往里走去,两旁是一排排的树丛竹林,丛林后面便是大片的田地,应该是已经过了收割时期,田地上残留的是枯黄的稻梗。很安静,一路走来,没有人。我在心里想,只怕是进了村子,也鲜有像我这般悠闲的外来人员吧。
慢悠悠的走着,走了约莫有500米,终于看见了隐隐现现的碉楼,可感觉还是很遥远。又走了几步,迎面来了辆摩的,停在身旁,开始讨价还价。确实,是花费了比门票更实惠的价钱,坐着摩的,穿过田间小路,侧面进了村。
从一户人家的后院绕了过来,前院是两位老人正在扎着藤制品。随即走进一旁的巷子,便看见一位年轻人正举着相机、调着焦距、认真地拍着一棵芭蕉树上结着的青青的果实。我摸了摸身边的白砖墙,有些凉意。这边几户都是大门紧闭,可是在巷子口那边,一条长长的田埂连着的村子的那边,传来嘈杂的人声,而且很是热闹。
走了过去,却也不忘拍下矗立在稻田间的一座座碉楼。
来之前,就在网上查阅过自力村的碉楼概况,知道是保存得最完好、最自然、最集中的碉楼群。现在看来,算是名副其实了。为何说是“算是”?因为我从眼前最直观的景象看来,这里的碉楼,并没有宣传得那么好看。可是,现在的任何一处旅游景点,又有哪里不是大费周章的叫好却让游人大打折扣的惋惜呢?不说这些了,毕竟,每个人的美感是不一样的,我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在客观存在上。
依据介绍说是有九楼六庐,只有两处是对外开放,但也要购买门票才能进入。我一处都没有进去,只是依照自己的喜好,走了一遍院前的花草小路,看了一遍碉楼的外在结构与内在装饰。其实每个碉楼在大体形状上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根据主人的审美不同而情趣各异。都不止一道门,讲究一点的外面是个大铁门,里面是防子弹钢版,里面再是个木门。每层四面都开着长方形一尺宽一尺半长左右的小铁窗,铁窗也要两层,一层铁板或者钢板,一层铁柱。碰上此刻天气晴好,钢板,阳光跃了进来照在老宅子里,似乎有些时光倒流了。而在楼顶会在四角设有射击平台,向外挑出一些,并且在下面开了枪眼,远远看去如同檐下的燕子筑的巢。就这般四处开着的枪口,对碉楼四周形成了全方位的安全防范。
说到这,我想纠正一下我之前的错误认识。
最初,我以为的碉楼是碉堡与城堡的混合型,直到我到了这里,我才明白其实开平的碉楼是在民居的基础上改进的,而这也是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而来的,为了警戒、避难、储物等。十五座碉楼都是建于二十世纪初,正是多苦多难的年代。但它又不封建闭塞,它的独特之处就是在于它几乎是毫无规则的中西合璧。碉楼的下面完全是碉堡造型,四方的笔直的扶摇而上。而在笔直的简约之上,才是繁复的造型。巴罗克式的、罗马式的、哥特式的、拜占庭式的,种种风格各自争奇斗艳。 而且绝大多数是单体建筑,不与院落相连,脚下便是田野或者荒地了。
想来这就是属于开平的独特侨乡文化了吧。
正在读着一座座碉楼前的简介,凭借着模糊的印象,想象着久远的历史,被一群中学生围住。人手一份调查问卷,问题不外是围绕着碉楼的历史、存在的意义、政府的管辖等展开的。做完一份,又被递来一份,不下四份,都是不同的形式。和他们交谈,知道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学校。至于为何会在同一天出现在这里,我自己得到的答案是也许是几所学校有组织的联合起来举办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吧。做完了调查问卷,赶紧走开,顺便脚下的青石板路,边走边看。陆续又有学生围来,我只能歉意的说已经做过了。于是,转弯走到偏僻处,对着眼前的一座碉楼,斜着角度拍了一扇雕花的木窗。
再没有多做停留,走上了出村的大路。走出了正门口,我还有点八卦心理的去售票窗口看看票价,以证实早先的摩的并没有宰价。可是我还是在心里嘀咕了声:以后,我是不会来的了,而且若是有朋友要来,也要拉住。虽然也有说法是真正好看的碉楼是在马降龙和立园,但是后期人工修葺的多,所以,应该也可以不用再刻意跑一趟了吧?
实话实说,此行确实有些辜负了来之前的期盼,但还是有很大的收获。 [/P]
[COLOR=blue]不要因路远而踌躇。只要去往,必到达。[/COLOR]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解析UBB代码
恢复上次发帖
当前保存
(无)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锁定帖子
回复短消息通知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
2003-2025 晨风暮雨 -
清空COOKIE
-
手机版
-
RSS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心无涯论坛:http://www.ruobing.site/bbs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4570 seconds with 8 querie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