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书记

[日期:2007-05-11 17:43:13] [字体: ]

一、性情中人?

    上任以来,新任党委书记李友清除了日常工作和重大活动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到各单位、各部门调研上。几经联系,5月11日上午,李书记终于挤出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虽然提前很多天起就一直在准备这次采访,但毕竟此前和新书记没有多少交往,一旦坐下来要采访他,心里还是有些紧张,说话都有些慌乱了。好在自己准备比较充分,在随和亲切的书记面前,我很快平静下来。
    想起在他的就职大会上第一眼见到他,听他发言,会后提出对他进行采访的想法他立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我对他第一感觉是,他一定是一个非常务实、非常低调的人,也是个很有亲和力的领导者。此后几天为采访的事情和他联系采访,他又到校报编辑部办公室来调研,谈他对学校工作和宣传工作的意见,我对他的认识也深了一层,感觉他是那么热情而有活力,务实而富有魄力。
    第一次去他办公室时,摆放在那里的几盆花卉引起来我的注意,也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现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喜欢亲近自然,热爱生活,有着人文情怀的人。而这,恐怕是现在许多领导身上所缺乏的吧?
    我想,学校的很多老师和学生也想知道我们的新书记是怎样一个人,好不好打交道,是不是一个能让他们既尊敬又能亲近,能把他当朋友的人吧?记者把想法告诉他,提出想首先问他一些关于个人的问题时,他爽快地答应了。于是记者谈了自己对他最初的印象,并问可以不可以把他看作性情中人,李书记笑了。他没有对我的看法作出直接回答,而是谈起了他做人的原则。他说,他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先做人,后做事,人生应该奋斗、向上,不管是在艰难的环境还是顺利的时候,人都应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奋斗。人不奋斗就没有前途,事业上就不会有成就。所以,人应该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有了积极向上的思维和精神,在事业上才能有所成就。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尽心尽力尽责尽职。第二个原则是人贵有志,志在精神,精神在于实干,实干出成果。这里的精神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为国家、为民族、为事业做贡献的精神,要尽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为党的事业而打拼。一个单位,如果人人都精神振奋,都考虑怎么来做贡献,事情就好办了。
    李书记总是自谦地说自己是个很愚钝的人。他说,我很愚钝,我并没有什么能力,但是我肯学习。一个领导者,要有凝聚力、亲和力,要多和老师、学生打交道,要多向行家学习,向群众学习,吸取他们的智慧变为自己的智慧。我问他,这样一种性格是不是给他的工作和人际交往带来了许多好处,他说的确如此。所以,他坚持走群众路线,长期坚持调查研究,自己的智慧正是来源于此,而这种方法也让他交到了许多的朋友,知心的朋友。
    我不知道,性情中人能不能对李书记作出准确的概括,但是,他的确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展示出一种全新的领导形象。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的个性和品质,看到了他为党的事业而不断奋斗,为学校发展而尽心尽力尽责尽职的精神。

二、评估是学校当前工作的中心

    李书记的确是这样一个把自己立即融入到学校,把心思完全放在学校工作上的人。所以,在他谈论自己的人生观念和个性时,总是不自觉地和学校当前正在进行的评建工作结合起来。我笑着告诉他,本来老师们以为在学校马上要接受评估的时候换书记,新书记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熟悉环境进入角色,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熟悉了学校的情况,迅速进入角色了。这些天,李书记通过座谈会和走访等形式走遍了校内各单位各部门,对当前学校工作的中心评建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以至记者不得不改变事先的计划,和他先谈起来评估这个话题。
    李书记明确指出:评建是学校当前的中心工作,学校必须以评建总揽全局。他说,评建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估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规范高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合格的人才。我们就是要通过评建工作达到这个目标。评建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重点是软件的建设,如教学的管理制度、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体系的完善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在在软件建设过程中的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家的亲和力,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形成团队;使学校党组织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发挥党委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组织推动作用,全体党员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示范模范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等等。所以,可以说评估是学校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核心,通过评估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机关工作作风和服务之风,全校师生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团结向上之风,这样学校才能兴旺发达。所以,我们必须以评估为中心。
    李书记是教育部评估专家,参加过20多所高校的评估,他曾经任职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2004年,他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第三次专题研讨会发表了《以评估为动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讲话。应该说他有着丰富的评估经验和评建经验。高职高专的评估和本科教学评估在目的和要求方面是一致的,只不过后者影响更大也更为重要。于是,记者请他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他在调研时了解的目前学校评建工作的现状,谈谈当前学校应该如何加强评建工作。他说,评建活动不是目的,是促进学校教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的手段。全校干部师生都要有这种思考:评建工作需要我,我在评建中做什么?搞好学校的评建工作,关键靠全体党员干部,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全体干部、教师、学生要把评估的目标、要求贯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吃透评估的指标体系,并落实到自己的教学、管理和学习中。其次,通过评估教师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为此,必须了解社会,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学生的需要;管理队伍要实行科学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学生管理等等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管理制度要立足于内外搞活,致力于调动、促进、激励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管理制度要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在评建工作中,党委书记和院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评建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全力推动,评建既是党委的中心工作,也是院长的中心工作,要全力抓好,要通过评估促进领导艺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总之,教师、学校管理人员、领导都进入状态了,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了,才能真正搞好评建工作。从宏观来讲,要人人思评估,万众一心,团结拼博做好评建,我们的评估工作才能推动;从微观来讲,学校评建办、每一个院系、每位老师都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各自的事情,把工作落到实处,不能只是提问题,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现在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抓全校的倒计时,让大家在思想上紧张起来,围绕评估动脑筋,思考问题,要人人思考评估,人人参与评估,人人努力做好评估,推动评估。
    记者提到现在个别部门、个别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行动迟缓,学校是不是应该有强硬的措施确保评建工作顺利推动时,李书记说:希望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全体教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评估搞好,学校要用评估工作衡量党员、干部、教师,单位、个人的水平、能力和工作成绩的好坏,对为评估做出贡献的要给予奖励,不负责任甚至造成损害的要负一定的责任。
    记者相信,李书记的关于评建的新认识、新举措一定会给学校的评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为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提供新的动力。

三、高校要坚持党委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有长期在地方工作的经历,也有长期在高校工作的经历。他先后在云梦县宣传部门和县政府、县委工作多年,在汉川先后担任县委书记和市委书记,1999年调到孝感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任职期间,孝感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直至今年4月调到我校,在高校有8年的工作经历。可以说在地方和高校工作的经验都很丰富。记者问他,地方党委工作和高校工作有何不同,他有什么体会时,他说,地方是国家政权的一块,地方党委要全方位负责一个地方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伟大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个方面。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不同于地方的党委领导制,也不同于中小学的校长负责制。那么,高校为什么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领导,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如何落实党委领导呢?
    李书记说,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的国家,高校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没有党的领导这是做不到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忘我之心不死,从来没有放弃对我国西化、分化的企图,而对人才的争夺是他们的一贯手段。没有党的强有力的领导,是不可能培养我们自己的接班人的。只有培养了一批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在高校,这种领导体现为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过程。党的领导是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党的领导主要是组织领导,政治、思想、作风的领导,办学方向的领导、对培养接班人的过程的领导。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理论上是非常明确的,但实际工作中,党委工作和校长工作的矛盾和分歧也是个事实。那么应当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真正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呢?李书记认为,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是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党委领导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对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校长充分尊重和支持党委的决策权,党委支持校长行政工作的指挥权,支持校长开展工作。党委、校长不协调是组织原则的问题,也是领导素质问题,包括领导者的思想素质、思想品质、文化能力和组织观念。于是,记者问:党委书记应该具备怎样的个人品质呢?李书记说,作为党委书记,自己要加强学习,要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善于调动班子的积极性的能力和水平,要有驾控自己的能力,要有亲和力、凝聚力和协调能力,要有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和素质,自己要做表率,要出以公心,公正、公平地对待一些事情,看待一些问题,处理一些问题,无私才能无畏,要有领导魅力。党委书记应该考虑怎么把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李书记关于高校为什么要坚持党委领导,如何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新思考、新论述对我们加强党委领导,真正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具有重要但指导意义。而李书记自身具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协调能力,他的无私无畏,他的率先垂范,他的领导魅力一定会给学校党建工作和学校发展带来新的面貌。

四、和谐思维,阳光观念

    李书记在传达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干部会上强调了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来“和谐思维,阳光观念”的思想。后来,他在有关单位开展调研时,又多次提出和阐述了这一思想。
    那么,在高校为什么要强调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学校发展的目标之一,抑或只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一种手段,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什么是“和谐思维,阳光观念”呢?对此,李书记作了详细的阐述。
    李书记说,和谐校园既是学校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手段,二者兼而有之。他说,对于我们这种新组建的学校,合并的学校,快速发展中的学校、在发展中困难很多的学校、要努力争得自己的地位的学校,和谐校园是一个核心的任务,核心的目标。目前,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大,学校的发展涉及到全体教师和学生,因此,需要大家万众一心,要人人思和谐,万众一心建设和谐校园,要提倡人人要有和谐思维,阳光观念。所谓和谐思维,是指要在干部师生中形成一种万众一心,团结拼博的思维,九牛爬坡个个长劲的思维,九根柱头个个落脚的思维,人人思发展,思和谐,希望学校兴旺发达,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思维。我们国家是发展中的国家,学校是发展中的学校,必然有很多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必然有很多困难,存在很多矛盾,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观念来看待和对待这些问题和矛盾。和谐首先要求我们要站在全局,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和对待这些问题和矛盾,不能从个人的一己之私利出发,不能以私害公。其次要认识到自己是战斗者、实践者、建设者,要以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来做好自己的工作,来为学校发展做贡献,而不是以第三者的姿态,以评论的角度、批评的角度来看问题,只会评头品足,而不想想自己该做什么贡献。所谓阳光观念,是指要用马列主义的观点、邓小平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来看问题,要看到事物发展的积极面,要看到学校发展的美好前景,要看到我们身边的好典型,要看到学校里的好现象。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要看到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为学校大局而努力工作,为学校的兴旺发达在做贡献。我们要大力宣传身边好的典型,好的榜样,以身边好的典型做示范,做榜样。只有这样,和谐校园才能建设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才会蓬勃发展。不管是谁,作为学校的一份子,都是学校的主人,都要有主人翁的精神,都要尽自己的责任,都要做贡献。对破坏和谐者要作出严肃处理,对不和谐的现象要彻底消除。
    要建设和谐校园,真正形成和谐思维,阳光观念,在学校工作中还应该坚持依法治校,以规立校。如果不能依法依规办事,搞人治,不是按制度办事,而是因人而异,就不可能做到公正公平,就会破坏和谐。当记者谈到这点时,李书记说,学校发展期间问题很多,要靠学习,靠教育,靠领导带头,实行制度管理,最终要靠文化来管理,形成咸宁学院自己独立的文化。
    记者认为,不和谐问题的产生其实和师生的道德水平有关。以德治校,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教师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了,校园的不和谐现象自然就少了。李书记有些不以为然。他说,道德素质低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不和谐问题在群众中,但根子在干部那里。要让不和谐的思维和方法在学校没有市场,才能建成和谐校园。为此,要提高大家的整体素质,首先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其次是全体教师的素质。
    李书记是湖北孝文化学会会长,曾接受湖北电视台《百姓零距离》栏目专访,谈孝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养成、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还就弘扬孝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发表过学术论文。在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其中应该包含孝文化教育的内容。那么在高校怎样把孝文化的教育贯穿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呢?对此,李书记作了深入的阐述。他说,孝文化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但也有糟粕在里面。孝文化是人本文化,孝是人的本性、是根本。父母为了子女的成人成才付出很多,但许多学生对此的理解和认识很肤浅,认为父母的养育属于理所当然,在学校乱花父母的血汗钱,不认真学习,结果能力很差,不能适应社会就业的需要,不能报答父母,报答社会。人不同于动物,是有理性思维的,要知恩图报,对国家的培养,老师的栽培,父母的哺育要有感恩的思想,要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才会有理想,就会去为此而奋斗。所以,在大学生中要开展孝文化的教育,孝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内容,两者是一致的。
    我想,李书记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的新思维和新观念对于学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校园和谐必将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五、新的跨越?

    记者研究新书记的资料时,偶然发现李书记在来我们学校前工作的两个地方(单位)分别促成了两次突破,为所在地方(单位)的发展实现了两次跨越。一是在在汉川任内实现了县改市,二是在职院实现了由孝感职院改名为湖北职院。那么,到了咸宁学院,他能否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给我们也促成一次这样的突破,使学校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呢?
    联想到我们学校即将进行的本科教学评估,联想到学校希望将咸宁学院改名为湖北科技学院的背景,我很想做这样的联系,也有这样的期待。那么这种新的跨越能否实现呢?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阅读:1938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李铁二审宣判旁听记 2025-04-30 22:16:39
·图书馆二〇二四年新年献词 2023-12-30 18:18:14
·黄袍山上菊花香 2021-11-27 17:49:19
·三十六人泉,我终于来了! 2021-10-29 14:15:25
·牛年的第一次骑行 2021-02-15 17:36:50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