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圆了一个中国人数千年的梦想,也丰富了每个儿童的想象空间。如今嫦娥一号已在昨日绕地轨道上第三次变轨成功,即将踏上奔月的形成了不禁让我欣喜万分,感慨良多。
嫦娥发射前后的这些天,是一个我比较繁忙和烦闷的时期,有工作上的原因,也有私人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一有事情我就放心不下吧,情绪是特别地差。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依然抽出时间来关注嫦娥,而嫦娥的每一点信息都让我欣慰和激动,想起哪个几千年的神话,想起自己孩提时代看神话后的幻想和仰望苍穹时的天真,也让现在的我情绪还不至于糟糕到极点,并顺利地度过了这段情绪低落的时期。
其实,从嫦娥在10月24日18:05分嫦娥升空的那个时候起,我通过电视屏幕目睹了整个发射、入轨的过程,嫦娥一号在我眼里已经不是冰冷的人造机器,而是一个衣袂飘飘的古典美女,有血有肉有灵气,她飞得那么轻盈。我就开始想为她写点什么。可是脑子很乱,神话中关于嫦娥奔月的各种版本,小说里涉及嫦娥的各种故事,还有孩提时代对清冷广寒宫里寂寞嫦娥的同情一齐在脑海涌现,静不下来。
其实,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许多版本,其中有一个版本说嫦娥不听后羿的警告偷吃了仙丹,结果身体变清才飘到月球的版本是最为我不耻的。只记得看到这个故事时我非常愤怒,断定是有人嫉妒嫦娥的美而为了毁谤她无耻捏造的谣言。当时我很小,也就10来岁,估计是在初中吧,因为小学时我很少有机会看到这样的书。大概是初一,进了县城,我买了一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这名字我印象非常深刻,其中有哪些故事已经不能完全记得了,但“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和“嫦娥奔月”倒是记得十分清楚,对女娲是十分地敬佩,对精卫是万分地同情。但是,毕竟在我的心目中像妖的女娲和化作鸟的精卫有些生疏,所以,美丽善良的嫦娥是我非常喜爱的形象了。因此,当我看到看到“诬陷”嫦娥的版本时那么愤怒自然是可以理解了。因为,在那时的我就有一个信念自己喜欢的人是容不得任何人的玷污的,现在这种信念我依然保存了下来。而一直伴随着我的对善良的弱者的同情和关心也是从嫦娥开始。独自在月宫里嫦娥是中国古代美丽而寂寞的女性的共同象征,也成为仕途失意、人生落魄的男人的精神上帝。于是,我们就能看到有那么多吟月和感慨嫦娥的诗词。我想,如果没有嫦娥,人们对月球的感情一定会淡漠许多许多,最多或寄托一下人们的思乡情绪,或感慨自己的孤单无伴,如此而已。
如果说中国人的探月计划和外国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因为我们有了嫦娥的神话,使我们的奔月计划受到了全民空前的关注和支持,也让我们把现代科技与中国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联接起来,在现代和历史、地球和月球间架起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气势恢弘、振奋人心的桥梁,还让似乎与我们日常生活并不密切的高科技有了酽酽的亲情感和浓浓的文化味。嫦娥奔月不再是纯科技的理性的东西,而同样被赋予感性的色彩。我想,这不仅是中国科技界的盛事,更是诗人的幸事,文人的乐事;使之成为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一件让每一个中国人真正欣喜和快意的大喜事。嫦娥奔月,使我们的情感得到满足,梦想得以实现,让我们知道,只要有愿望就可能成为现实,只要有期盼就是快乐的人生。
嫦娥,你不会再寂寞;嫦娥计划,一路走好!
2007,10,30(10,31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