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调整法定节假日
| [日期:2007-11-11 09:33:11] |
[字体:大 中 小] |
这段时间网上网下最热门的话题恐怕是国家要调整法定节假日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想凑凑热闹,发表一些我的感言。 这个话题突然热起来是因为几天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个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方案广泛征求国民的意见。其实,这些年来,很多人都在考虑节假日调整的问题。自从1999年设立“五一”、“十一”长假制度以来,假日休闲与假日经济一直受到市民、商家、旅游景点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故有“黄金周”的说法。但长假也带来了不少麻烦,首先是人们一窝蜂似地集中出游,交通堵塞严重,压力很大;景点人满为患,不堪重负;商家欺诈、旅行社忽悠的事情频频见诸报端网络;人们没有玩好反而惹一肚子气的抱怨也屡见不鲜。所以,近年来,改革黄金周分散客流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调整节假日怎么调?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分散黄金周的假日而分配到一些中国传统的假日中。哪些传统假日呢?大家普遍认可的是清明、端午和中秋,当然也有提其他时间的。发改委的调整方案在这时候应声出台了,这的确是件大好事。 对此,我想说三点感慨。一是就发改委这个方案的出台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发改委把方案拿出来征求意见本身就是问政于民,是国家行政机关文明执政、民主执政的一个典型事例,是国家的一个进步,让人欣喜。其次,发改委方案的内容体现了三个尊重,即尊重传统尊重民俗尊重民声。这次增加的假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都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放假就在时时提醒大家,也有利于有关部门举办而国民广泛参加这些有浓厚传统文化内涵的活动,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节日休假一直是民俗学家的共同期盼,因为传统节日在数千年来也在各地形成了浓郁的民俗:清明节的祭祖和庙会,端午节的吃粽子和划龙舟,中秋节的吃月饼赏月和赏菊等。一些地方还有自己的独特的民俗。放假不仅给了我们展示民俗欣赏民俗的机会,也会带来民俗经济的繁荣和民俗的复兴,民俗是一个国家的特色,民俗的兴盛是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内涵;发改委的方案也是尊重民声的。这些年,无论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是文化界民俗界专家和广大国民都在呼吁调整法定节假日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而发改委的方案应该说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最后,现在稍有不满的是“五一”长假的取消,原来的三天缩短为一天了,让很多人有些失望。按照他们的设想,五一是踏青的好时节,也是新人结婚的喜庆日。现在缩短了,出游就不方便了。同时,五一长假的取消也给长线旅游带来了冲击。我的意见是,按照这个方案假日总天数比目前增加了一天,那么我们再增加一天又有什么不可呢?如果这种增加能给老百姓更大的方便、给国家经济更大的利益。少一天工作日可能少一些产值,可是多一天假也许会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个账我不知道发改委的官员有没有算一算?在五一长假短假的设置上,我希望政府官员能好好论证一下各自的利弊得失。作为一天和三天的一个折衷方案,我想二天是可行的。 二是我想就黄金周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感慨。当初我们推出“五一”、“十一”长假制度的时候还没有出现现在这些问题,至少早些年没有现在这么突出。出现问题了就说明制度本身需要调整。这个不错,对此我也不想议论。我是想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其实原因很明显,那就是出行的人太多了!出行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多?难道就是因为有长假?如果是这样,那早些年为什么问题就没有如此突出呢?所以我想那其实是因为国家富了,老百姓富了,有钱了,就要提高生活质量,就要享受生活。出行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个购物另一个出游。国家富了,铁路更多火车更快,飞机更多航线增加。交通的便捷是人们出行的前提。想想长假把双休加一起也就7天,要是按以前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出行时间都耗在车上无法游玩谁愿意出门?国家富了,旅店多了档次高了,住宿条件也好了,出游劳累了就可以好好休息人们就愿意出门。老百姓富了,就有余钱购物而且是异地购物,有钱旅游甚至是长途跋涉乃至港澳游国外游。所以,我要说黄金周出现问题了,其实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国家发展了,富裕了,老百姓也享受了国家发展的成果。 三是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民间要求增加的假日和最后发改委方案中增加的假日竟然是那么一致地都是传统节日。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从民间到官方态度如此一致?在许多情况下的官民对立至少是官民不一致在这里为什么不存在?除了我前面分析到的官方尊重传统尊重民俗尊重民声外,我想应该是目前传统文化的现状让百姓和政府都在思考的缘故。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传统的东西传承得不好,民族的历史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继承,民族的特色在褪色,民间有识之士在担忧,而政府也逐步认识到了这种危机,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认识到要通过某种形式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要彰显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民俗这些东西要传承要发扬光大必须有一个载体,而假日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其实,虽然现在台湾的一些当权者在搞去中国化,但长久以来,清明、端午、中秋是一直放假的,我们大陆已经迟了好多年了,不能再迟了,不然我们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当台湾分裂势力要拿传统假日开刀的时候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凭什么去批评别人?人家是去中国化,可是我们中国化的东西又在哪里呢?年轻人的崇洋之风盖过呼吁尊重传统文化的力量,中国的传统节日被冷落而西洋的节日受热捧,我们已经不能再听之任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