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日期:2009-04-27 17:52:35] [字体: ]
    我想,用这个成语来比喻我今天的单车行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一直到昨天,都没有得到关于中老年车队本周的行踪的消息。晚上临睡前看QQ群,才看到发了条公告:“本周六下雨,暂不安排活动。”看了消息,我不禁想:怎么,明天会下雨?看来实在太遗憾了!
    今天早晨6时多,我看看窗外,并没有下雨。也许今天能走吧?出于这样的期待,也由于一直养成的习惯,我还是打算一个人出行,并做了出发的准备。
    约7:18,我正式出发,虽然是个阴天的样子,天上散布着一些乌云,我还是按照预想的上路了。
    按照很早以前一个人出行时的计划,这次我决定西行前往潘湾。很早以前我就想去一趟潘湾了,却一直没有成行。本来,如果不是因为车队又开始活动了,我一定已经去了。后来,既然车队又开始活动,我自然要参加车队的统一行动了,所以,潘湾之行的计划不得不挂了起来。今天又恢复了一个人的行程,我自然把潘湾作为了此行目的地的第一选择。
    然而,最终我还是没有去成潘湾,首先是我的腿病。
    关于我的腿病,以前一直没有提起过,也不是问题,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让我不得不考虑也让我担心的问题了。记得2005年去黄山时,上山的时候还好好的,下山左腿却出问题了。膝关节疼痛难忍,下山的路不得不靠一只右腿拖着左腿走。其他路还好说,最难的是下石级。此后,很长时间里,左腿似乎又不是问题了。曾经骑车走过那么多路,它一直没有给我惹过麻烦,以至被我逐渐给忘了。就在前次去高桥的时候,开始还好好的,在骑车上了一个很陡的陡坡后,却突然痛了起来。我不知道是肌肉拉伤,还是风湿发作。在此后的路上,时疼时不疼的,而且回家后后来的几天也没有疼了,我又疏忽了。但上次去张公拔笋子那回又疼起来了。便有些担心起来,和同伴说起,同伴说可能是风湿,要下雨了就会这样。后来那天果然就下雨了。只是此后的几天又不曾疼过。这一回,从温泉出发还没有到永安就疼了起来。莫非真是风湿?天真的又要下雨?如果真的是这样,这腿疼恐怕将成为困扰我的一个大问题了。路上有时疼得实在难受,几乎无法踩踏,只好用一只右脚踩行。这样的状况让我担心潘湾的目的地恐怕要泡汤了!
    不过,最终让我没有到潘湾的原因倒不是腿疼问题,而是一件好事,喜事。这里,我暂且卖个关子。
    车到永安西河桥,然后上咸宝路,——也就是咸安去宝塔的路。这里说咸安其实是极为不准确的。当地人在和温泉对应的时候,总是把永安说成咸安,在和咸安下面的乡镇对应的时候,也这样说。其实,咸安本是隶属于咸宁市的一个区,不仅管辖温泉、浮山、永安三个办事处,也管好几个乡镇,只不过咸宁市的市府在温泉,咸安区的区政府在永安,人们在说到永安时就说成是咸安。咸宝路有一段属于S329的一段,所谓S329,其实也就是永安到潘湾的公路,也就是我今天要走的路。咸宝路横过107国道后前方往右去宝塔,往左继续走S329就是去潘湾,而潘湾前头则一路去嘉鱼县城一路去簰洲。因为打算去潘湾,我当然选择我往左走。去潘湾的路上要经过向阳湖镇,也就是原来的甘棠乡。说起向阳湖很多人都知道,那里曾经是一个“五七干校”,也就是文化部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几个单位6000名文化人“下放”的地方,这6000文化人里有很多大家,如沈从文、郭小川、张光年、臧克家、萧乾,等等。向阳湖就属于向阳湖镇。不过,我今天并不想去向阳湖,我只想去潘湾。
    就在向向阳湖前行的途中,我在公路左侧意外地发现了一片竹林!说意外也不完全意外。在出发前,我就怀了个心眼,带了个大塑料袋。为什么?我的想法是,如果有竹笋我就装竹笋,如果没有竹笋我就装些沃土回来给我种的辣椒加点肥沃的土份(关于我的辣椒,以后有机会再说)。为什么我会想到竹笋呢?一来上次出行因准备不周弄的笋子不多,就想如果今天路上有笋子我就狠狠弄它一回;二来我曾经多次经由潘湾去嘉鱼,知道路上有竹子,自然也概有竹笋。所以说不完全算意外。当然,我说意外是发现这个特定的地方出现这片竹林,出现这些笋子。
    我立即停下车,走到山上去拔笋子。上次我说“拔”笋子,这只是一种说法。在咸宁有些地方是叫“抽”笋子的,在我的老家,则有时候说“扳”笋子,不过说到那动作,有时候是类似于拔萝卜的,所以我就写做“拔笋子”,有时候用“抽”或“扯”可能更贴切。由于今天戴了眼镜,笋子又多,于是在短短的时间里,我就弄了一大把,都拿不住了,只好作罢,回到公路上,把笋子装进塑料袋,然后继续前行。
    前行不远,在公路右侧又发现了一大片竹林。我再次停下了车,去拔笋子。由于前一次的教训,这一回我把袋子带在身边。可是,这一回和上回不同,竹子和笋子长在一个很陡的坡上,只有抓住竹子才能站稳脚跟,而下过雨的竹坡(感觉“竹坡”这个词用在这里比“竹林”更贴切),满是黄泥,很滑,一不小心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所以袋子肯定是没法带在手上的。笋子也不能抓多了,因为总要一个手去抓竹子,才能蹬上去拔笋,不然会掉下来,下来时同样得抓住竹子慢慢下滑,才不至于滑倒。笋衣,只能每弄到几支就送下来,接着再如法炮制爬上去继续拔。即便如此谨慎,还是有一次不小心滑倒,把衣服上弄了不少黄泥了。虽然如此困难,但因为笋子是又多又大,所以,不一会儿就拔了好多,装了满满一袋子,估计是上次我弄的笋子三四倍吧,差不多比上次他们两人的收获都大。可是,正因为坡陡而且也高,看着高处的笋子那么多而且大,我只能望“笋”兴叹,不免有些遗憾!
    装好笋子,我继续前行,直到向阳湖镇。此时,离出发时已经2小时20分钟了。看来潘湾是去不成了,我就决定折返回家。这也就是我标题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原因。虽然我没有达到目的地潘湾,却收获了大量的竹笋!
    回来又经过那片竹坡时,我似乎意犹未尽,再次停下车打算继续在那里拔笋子。这一回,我不是在坡上艰苦爬行,而是找了条上山的路,在坡顶上拔。虽然陡坡处的许多笋子依然不能拔,但山上还是有很多。所以,当我回到停车处时,我又收获了一大把笋子,把袋子塞得更满了。鉴于袋子有些地方已经被笋子给捅破,而且口也无法扎紧,我干脆脱了外衣,用来包裹笋子(早晨出发担心下雨低温,就穿了两件衣服,这回又派上用场了)。
    鉴于笋子太多,我自然无法一个人食用,在回家的路上,我就送了他人几把,估计是总数1/3以上,剩下的就带回了家。解下来一掂量,似乎还有七八斤的样子,简直是喜不胜收!于是,有送了些给人,剩下的足够炒两大碗了。因为今天还有些剩下的菜,而且都不便和笋子一起炒,我决定留给明天买了肉再做笋子炒肉。看来明天我又有一顿美味佳肴了。
    当然,今天还有一个收获。回来的时候我是从淦河大道横过十六潭路到银泉大道回家的。我说的收获就是十六潭路。如果有人问我,温泉最美的地方在哪里,我会告诉你,不是在月亮湾,也不是在滨河路,而是美丽的十六潭路。为什么叫十六潭路我不知道,但是,十六潭路上两侧连绵起伏的低矮而翠绿的山峦,以及几片带状的水面组成的自然而宁静的画面,真的让我有一种忘了自己其实是在城市的中央,而是置身远离城市的青山绿水间的感觉。那山俊美柔静,那水也是幽静恬淡,让十六潭路如同温泉城内的一个世外桃源,人间仙岛。这是我第二次走十六潭路,也正是因为前不久第一次偶然走进这里就爱上这里了,今天才会特意从这里走过,再一次感受这份原生态的美丽与恬静,这份素洁与优雅。
                                                 2009.4.25
阅读:922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再向潘湾行 2009-06-20 20:40:33
·珍惜你拥有的 2009-05-06 16:22:33
·水流的启迪 2007-01-13 16:25:26
·从那个春天开始:41-50 2006-07-05 09:08:42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