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潜山

[日期:2010-10-10 21:10:57] [字体: ]
    虽然住在潜山脚下,多次攀登潜山,但是骑自行车上下潜山,今天是第一次。
    今天骑潜山其实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
    上潜山,对于咸宁特别是温泉的自行车手来说,差不多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情,很多车手经常骑潜山。可是,自从我2008年3月份开始我的骑行生涯以来,却一次也没有上过。一开始,是有些恐惧心理,担心上不了。后来,听一些在日常的骑行活动中和我实力相当,甚至不如我的人说也上潜山了,我想上潜山对于我可能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几个月前挑战白云山以后,我更加相信自己能够上潜山了。虽然如此,对于上潜山,我还是很排斥的。在我看来,纯粹的登山意义不大,并不符合骑行的休闲娱乐的宗旨。同时,骑潜山上山的时候蹬踩起来很累,下山又必须紧带刹车高度紧张,和心理的放松与情绪的释放的目的也相距甚远。还有一点,每天步行爬潜山的人太多,我觉得骑车总是要避让行人,不安全。
    虽然我总是以这样的理由来为自己开释,但是没有上过一次潜山,毕竟是心中的一个遗憾。
    今天,没想到机会就突然来了,而且是一系列的偶然因素,一些无心做的事情促使我完成了这次骑行,也算是了却了内心的遗憾,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早在大约1个月之前,在温泉车友中传播着一个消息,那就是10月10日咸宁市要举行第一次自行车比赛,其中主要的一段就是上潜山。具体路线是从人民广场出发、经过双鹤桥、碧桂园、温泉谷上山,登临电视塔。当我们学校车队有人说要报名,问我是否报名时,我本能地拒绝了。理由是可能没有空,估计到时候去不成,还有就是我内心固执地对骑行潜山的那种排斥。当一些行天下俱乐部和桂乡单车联盟的车友在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虽然也关注着,但还是以为这是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就在这时候,友爱8+1群的超级管理员筱叶箐菁在网上找到我,说群里要组织一批志愿者为比赛服务。此时,我才开始正视这一问题。想我自己不愿意骑上潜山,在下面为他们做点服务也是可以的吧?于是我回答如果没有事情就去。但是,过后也没有听筱叶箐菁说起(原来我阻止了那个群里的消息)。倒是行天下群里的长发飘逸8日在空间里说“比赛不行当当义工也不错!”让我很受触动。
    昨晚,筱叶箐菁女士又一次问我,今天能不能去做志愿者。我想,今天也没有什么事情,就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接着交换了电话。她说她6:30就得出发到广场去,我7点去就行了。
    筱叶箐菁虽然是我校老师的家属,虽然在群里听熟人说她非常热情友善,口碑极佳,但是我一直没有和她打交道过。看她这次为比赛组织服务如此热心,就产生了敬佩之情。想想,就为了见见这位在咸宁网络界享有盛名的女侠,就出于对她对于志愿者活动如此热心的这种态度,我也应该去啊。用筱叶箐菁自己的话说是:“做义工是一种义务。”这下,就为我今天的骑行潜山埋下了伏笔。
    早晨7点从家里出发时主要是为了回家方便,我特地骑上了我的美利达勇士。正是这一选择,使我的潜山之行成为可能。不然没有宝马,就是我想骑也骑不了啊。
    到广场,打电话,终于认识了大名鼎鼎的筱叶箐菁。筱叶箐菁还有一个影响更大的名字,那就是100,群里的人也都叫她100。只见100在那里安排志愿者做事,风风火火。除了安排我们这些群友,她还要组织志愿者(主要是学生)从广场到潜山的路上维持交通。我从一位志愿者那里领了工作证,开始了我的义工工作。这位志愿者叫英雄。
    说是去做志愿者服务,其实我能做的事情并不多。我先是帮英雄在广场挂条幅。后来英雄带着两个人走了,他们要把条幅一路挂到比赛的终点。可能是我第一次参加活动和他们不熟不好给我安排事情的缘故吧?也没有人给我安排事情。的确,所有人我都是第一次见面,除了100,就是学校图书馆的那位网名“酣战的小羊”的老师我也是第一次在现实中交往。因为他比我小许多,也很是照顾我。——话说远了,但是,我还是想借此机会向筱叶箐菁、英雄和酣战的小羊等热心公益的志愿者表达我的敬佩。
    车手陆续达到广场,接着是整装待发,合影留念。我们车队有3人报名,阿远和阿云来参赛了,桂乡联盟的九头鸟也来了,高桥的听雨也来了。昔日一样的车友,他们都报名参赛了,我却是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有点丢人啊!这我有了惭愧感。
    正是因为我发现自己没有多少可作的事情,也出于对比赛车友的羡慕和一点点惭愧,我就骑着自己的车,跟在青年组后面走中年组前面,沿着比赛的路线缓慢骑行。就在双鹤桥那里的十字路口,我看见在指挥维持交通的100。100让我告诉前面的志愿者,说中年组提前出发了。于是,我就稍微加快了速度往前走。很快,中年组的队伍纷纷上来,超我而去。考虑到我是服务的工作人员,我并没有跟随他们的步伐,而是慢慢骑着,看看路上有没有什么我可以做的事情。
    接下来的事情最终直接触发我突然改变主意骑上了潜山。
    我看见维持交通的学生志愿者都很负责任,没有什么需要我交代的,而且看见骑车的队伍过来,他们都热情地鼓掌,叫加油。这让带着工作证的我更加惭愧起来。再看看,自己前面有些车友上去了,后面有些车友却骑得很慢。我就想,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冲上山顶呢?一路上也可以看看能不能为比赛的车友做点什么,还有如果有什么突发性事件也可以处理一下啊。
    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加快了速度,超过了几个车友,到了潜山脚下。接着,就是曾经畏惧后来排斥的登潜山的行程了。我下定了决心,调整了变速器,开始一步步登山。一路上,看到有的车友下车推行,我想我还是比他们强的。接下来的山路有的比较陡,有的比较缓,但因为一律是上山,所以速度也上不来。行程大约过了一半,开始有了累的感觉了。于是,我在心里鼓励自己,一定要一脚踩到山顶上去,决不能中途下车。带着这样的信念,我艰难而顽强地爬行着。那些步行登山的市民纷纷为车友加油鼓劲,对于我当然也是一种激励。于是,在自己的努力下,也在观众的鼓励下,我终于到达了比赛的终点,也胜利完成了我的第一次骑行潜山的行程!
    挑战潜山非常成功,这让我很高兴,也很自豪,下来就是欣赏比赛车手的表现了。就在我到达顶点后很久,还有中年组的赛手才上来。看比赛成绩,发现自己熟悉的几个人皆有不俗的表现。九头鸟光荣地成了中年组的第6名,听雨更是成为女子组的第2名,看来的确实力不凡!我们车队的阿云和阿远也排在中年组的12、13名。特别是阿云,以将近60岁的高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让人敬佩!

                                                                       2010.10.10

阅读:683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又环大咸宁之第二天:缅怀与礼敬,还有守正与创新 2025-01-13 21:21:11
·探寻之旅 2024-07-13 11:56:13
·感悟骑行路 2024-06-03 12:17:42
·清明时节好骑行 2021-04-05 17:44:41
·牛年的第一次骑行 2021-02-15 17:36:50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