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港行纪

[日期:2010-11-05 22:18:25] [字体: ]
    这里的洋港说的是阳新县的洋港镇,也就是我曾经的顶头上司,如今的车友阿迪部长的家乡。阳新此前是咸宁市最大的一个县,面积占当时整个咸宁的将近三分之一,人口大约是那时候全咸宁人口的四分之一。1997年阳新县划归黄石市管辖。此前,我们车队走遍了咸宁市的每个县(区),也进入过武汉和湖南岳阳等地,但曾经属于咸宁的县却不曾去过。
    其实,不是我们不想去,鉴于阳新和咸宁的这种渊源关系,我们很想去看看这个咸宁的亲儿子如今属于黄石的养子的县情况到底怎么样。阿迪也早就邀请我们去,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上周去通城的时候,我们终于敲定了这个周末去阳新洋港的行程。因为时间不能再拖了,不然万一接下来的周末下雨,再拖下去就入冬了,一来天气转冷,二来白昼越来越短,今年都可能无法成行。可是,因为这次的行程,使得一直想去的阿全和阿芳无法成行,——尤其是阿全,一直盼着去,结果因故无法抽身,羡慕之余,赋诗一首,还给我们研究提出骑行路线。
    事实证明,我们此行收获甚丰,而且我们相约明年再去,最好是每年去一次。在所有我们的目的地中,这样的约定是第一次,当然也是唯一的一次。是什么,使得洋港对我们有如此大的魅力呢?还是让我慢慢叙来吧。
    10月30日约6:30,住在学苑小区的阿牛、阿迪、阿远正式出发,而我则于6:40在茶花路口与他们会合,此前在岔路口汇入的还有阿云和阿凡。我们一行向洋港进发。此时,天气有些微凉,风吹在我们面颊,冷嗖嗖的。我们一路前行,直到界水岭——此前多次提到的通山和咸安交界的这道分水岭才休息。这段坡路对我们而言曾经非常艰难,如今却几乎不在话下了。此后,我们继续前行,发现上次去通山时从杭瑞高速涵洞到县城的那段大约两公里的道路还在施工,还是那么破烂不堪,只是因为早晨没有车过,地还有些润湿,所以没有扬灰,但是这样的路面,还是让我们吃尽了苦头,那大幅度的颠簸严重地考验我们的平衡能力,也消耗着我们的体力。何况我和阿凡还没有吃早餐呢,这时候几乎是饥肠辘辘了。——在我们今天返程时,这段路就更加不客气了。其时正值下午3点多,除了颠簸的路面,太阳早已烘干了路面,使路面布满尘埃,被过往汽车碾过,扬起的灰土在空中飞扬,把我们都几乎变成了土人,让我们叫苦不迭。
    经通山县城,进入106国道奔向富有——也就是我们今年3月份“富有之旅”的目的地。接着,我们继续沿106而行,抵达横石。本来行前我们计划到横石吃中饭的,大家感觉还早,就继续朝洪港进发,准备到洪港进餐。比起从通山县城到横石的路,同样是106国道,路面却差了许多,而且连里程碑上的公路名和公里数都看不清了。这样的路况一直延伸到贾家源。不过,好在路上车很少,所以,我们可以任意骑行,享受着“唯我独尊”的待遇。
    在去洪港的路上,阿凡的车爆胎了,一路领先已经走出1公里多的阿远应召回来补胎,耽误了不少时间,于是作为“先头部队”的阿云和阿迪在尚未到达洪港的一个叫杨林的地方点好中餐的菜等候我们。当我们“大部队”抵达杨林时,已经是12:30了。
    中餐后,我们没有休息,继续前进赶路。很快就过了洪港。就在这时,我们遇到了此行最大的挑战,这就是我们遇见的骑行以来可能除了高桥境内的白云山以外最高的山坡,其难度估计至少要比界水岭大两倍,因为坡更长也更陡,而且多是弯道。以为到坡顶了,拐个弯,发现前面还在上升,快到顶时,我们已经筋疲力尽几乎坚持不住了,但是,包括阿凡在内,我们都是一步踩到了山顶,战胜了这道最险的山路,然后享受着下坡冲坡的刺激。过了甘港,我们抵达贾家源。令我惊讶的是,贾家源两侧的山上几乎没有树,全是茅草,间或有极小的几丛竹子和看不清叫什么树的小树长在山麓。后来,听当地村民告诉我们,原来这山被火灾毁过,把树都烧死了,只剩下板栗树逃过一劫,竟然活了过来。在贾家源休息时,大家说起,想喝红苕稀饭——洋港叫红苕汤,阿迪忙给家里打电话让家里准备给我们煮。其时约下午3时。
    在贾家源,我们向左继续沿106国道向欧坎而去。此时,我们已经从通山进入阳新了。这时,一道几乎可以和界水岭“媲美”的坡道成为我们的又一个考验。艰难地上了坡,就是一个长长的下坡了。我和阿凡就讲,回来的时候,这个下坡就成了上坡,倒时上坡将够呛的了!接下来的路虽然没有什么坡,但是,路面却被破坏得简直不能说路了。此前,我只是在去鄂州的时候骑行过这种纯粹的搓板路。本来我以为从横石到贾家源的路是106上最差的路,没想到这里竟然这么差。车子一直在破碎的路面跳跃着,那裸露的石子让我担心一不小心就可能砸破轮胎。好在这段路不长,我们转入龙港到洋港的201县级公路。这时候,阿迪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支持着,本来大多数情况下在队伍后面的他竟然一路飙飞到了队伍的最前列。不知道这种力量是不是家乡对游子的吸引力?大约9公里后,我们从龙港进入了洋港镇的辖区,再往前大约9公里,我们正式进入“城区”,然而直奔阿迪的家。此时,正是下午4:46,全程约10小时,行程128公里(当然我可能少1.5公里)。
    在阿迪家,我们看到了令我们口馋的红苕汤。阿迪的母亲给我们每人盛了一碗红苕汤,还摆上了红色的油炸花生米和黄色的黄豆芽,在白色的桌面上摆出漂亮的造型,我和阿牛连忙拍了下来。当然,比起美丽的造型,更让我们喜爱的是红苕汤的美味。本来我们只打算一人吃一碗然后去吃晚饭的,结果,好几个都添了第二碗,考虑到晚上还有盛宴,大家才没有吃第三碗。
    令我们惊喜的是,阿迪家后院后面是一条河。说惊喜是因为这不是一般的河,而是湖北和江西的界河,在这里看到的河对岸的土地和房子都属于江西省瑞昌市。我就建议我们骑到河对岸去,这样,我们的目的地就不是湖北的洋港,而是江西了,多好啊!可能是考虑到时间不早了,过河大概也不方便,我的提议没有得到回应。但是,吃过红苕汤后大家相约明年再来玩时,就过河去看江西老俵。
    晚餐不仅算是美味佳肴,而且简直是我们吃过的最丰盛最有特色的佳肴之一,每一样都那么可口,让我们意犹未尽。可惜,我们被红苕汤灌饱了,不然,肯定要大啖一顿!这时,看着满桌的丰盛的阳新特色菜,除了有选择地吃一点,我们就只好望菜兴叹了!——这不,在回来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念叨着那一桌盛宴。尤其是阿凡,一直在说个不停,感慨不已,简直是赞不绝口了,似乎眼前脑海都是那些美味的菜肴,发誓明年一定来,让阿迪的母亲准备好原料,她要亲自下厨。苏东坡有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们在提议以后每年来一次的同时,也笑着建议阿凡以后就在洋港常住下来,做个洋港人。
    今晨6:25,我们开始了第二天的行程。其时气温寒凉,田野都结满了霜,完全是个暮秋即将入冬的景象。又逢大雾,能见度很低。我们就这样沿着201县道行进在前往欧坎的路上。我们在欧坎用过早点,沿着昨日的路行进约1.5公里,接下来一段就是不同于昨天的路线,不再通过贾家源、洪港到富有,而是沿穿行于富水水库的山路进入富有,。后来的经历表明,我们这个选择是多么明智!在一个叫黄桥的地方右转,走富水水库,进入富有。按照地图的标示,从这条路到富有比昨天的路缩短大约13公里路程。后来的经历表明,我们这个选择是多么明智!
    行进到一个叫北冲的地方,我们进入了通山燕厦的境内。过了西庄坪村,接下来,就是让我们赞赏有加绕行富水水库的行程了。进入富有境内前,一路上基本上是大大小小的坡道,时上时下,虽有上坡的辛苦,也有下坡的快意,而路面除个别地方外,全是平坦的水泥路面。这样的道路正是骑车人的最爱了!当然,其中也有两个非常陡峭的长坡,上坡下坡弯弯曲曲,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有一段路是从富水水库北侧的山腰走过,行走在陡峭的高山坡道上,看着底下的水库,让人高度紧张,有恐高症的阿牛更是小心翼翼。当然,这段路让我们兴奋的还有沿途美丽的景致,蓊郁的山,清澈的水,山水相映,简直美不胜收。骑行在这样的路上,堪称人生的一大乐趣!在富水水库北岸到南岸有一座桥,我们前往富有就是要经过这座桥。在桥上看风景,峰峦壁立,山峰、水面和桥梁构成了一幅绝佳的风景画。我们激动地合影留念。桥南岸是一个叫牛鼻孔的客车停靠点,右侧道路一头上坡通向富有,左侧一头沿水库南岸通向燕厦——这左侧路和我们骑行过来的北岸的路相呼应,像是伴随着富水水库的左右两条略小的飞练,和富水这条大飞练一起飘舞。我们因为要去富有,走的是右侧的上坡路。从这里看桥、富水和对岸的山峦,又是一番景致,我和阿牛忍不住再次停车拍照。从这里直到进入富有境内,都是这样的山间坡道,虽然长而陡的坡道不多,但曲曲弯弯同样无法让我们掉以轻心,尤其是下坡时,不得不小心谨慎。平路则是另外一番心情。此时,路面是一律的沥青路面,风景是一样的优美,过往车辆极少,任由我们恣意骑行。进入富有,不再有连绵的山峦,景致就略差些,部分路面也开始多了车辆和尘土。大约11:23,我们终于到达富有。
    接下来的路,就是昨天的原路返回了,其中从富有到进入县城前的106国道这15公里路况很好,我跟随阿远阿云飞驰在前头。阿远说,这么好的路,不骑快点简直是一种浪费。结果,当我们等了将近10分钟其他4位队友才到。余下的路除了其中前面提到的尘土飞扬的那一段让我们格外不爽外,与来时无甚区别,只是界水岭那段上坡变成了下坡,直达刘家桥,令人非常惬意,让我们再次回味起骑行中的那些冲坡的经历以及由此带来的快意。
    大约5:05分,我胜利回到住处。总的说来,这是一次愉快之旅,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异常的景色,让人印象深刻的美妙绝伦的坡道,当然还有让我们无法忘怀的洋港佳肴。如果不是我出了点状况的话,简直堪称完美。而且,我这状况还出得很不一般,也很诡异。
    当然,这出状况的不是我本人,而是我的宝马美利达勇士。时至今日,我的美利达已经骑行2年半了。其间队友的车几乎都补过胎,甚至胎都换了,有的车子骑行的时间还比我短得多。这让我很是得意。然而,我一直只是在心里暗暗得意,不曾放肆地流露出来,因为据说有时候有些情况让人无法解释地诡异,我担心自己一旦吹出来,就真的要爆胎了。昨天,阿凡在车子没有爆胎的时候就担心车子爆胎了,还让人帮她看,当时没事,后来果然爆了。这让我更是担心。然而,在杨林中餐结束准备继续我们的行程前,当大家说到这种诡异的情况时,我第一次当着队友们说起我的“骄傲”和担心,而队友也纷纷表示,这牛是不能吹的,也许一吹就要爆胎了!这更让我很担心,特别是在走贾家源到欧坎的那段破烂的路面的时候。果然,过了欧坎进入201县道才走出1公里,我就感觉车子有点不大对劲,有一种轮胎与异物的摩擦音。开始我还以为是背包带与车轮相擦,下车理了理包带,也看了一下后胎,感觉还有气,不像胎破了。再骑上去,声音依旧,骑行一段后,感觉越来越不对劲,终于怀疑是胎爆了。一检查,果然车后胎没多少气了。诡异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我只好把阿远叫回来补。拆开胎,却找不到漏气的地方。——这又是一件诡异的事情。我们相信胎可能没有被扎破,只是有个漏气的砂眼,估计打满气还能骑,可以等待到了目的地再修。只好打上气继续骑。阿远还特地把打气筒给了我,一旦气不足了,可以随时在中途加气。谁知这一骑竟然骑到了目的地,气还没有完全消掉。同样显得很诡异。当然,漏气是肯定的,车也必须补。在住处,拆开车胎,打了一盆水,找了好半天才找到漏气的眼,把胎补好。这还不算最诡异的,更诡异的事情在后头。在沿着富水北岸骑行的时候,我又听到了异常的车胎的摩擦音,我以为是后胎没有补好又漏气了,下车一看,果然气不足。让阿牛看了,说还有气,还能骑。但是,这声音特别让我担心,终于到了前面提到的富水上的那座桥上,大家都觉得不像漏气,因为气还有不少。于是,我就加了些气。就在我以为万事大吉,在桥上休息拍照后和大家一起骑行时,异样的声音依然存在,让阿牛一看,原来是前胎没有气了!下车一看,果然一点气都没有,显然是破胎了。已经休息好准备出发的队伍因此只好继续休息,大家协助阿远给我补胎。原来我的车胎被一根极细小的钢丝扎破了,这和昨天扎坏阿凡车的钢丝完全一样。只是,费了好久才找到内胎上那个被扎的小眼。瞧!我这胎不破就是两年多没破,一破就在同一次骑行中两天之内相继破掉,这诡异不诡异!队友说,车胎用了两年,已经老化了,该换了!看来,我的确需要两条新的内胎了,不然,还不知道下一次会不会再出状况。好在是和队友一起行动,好在还有阿远有这样的特长,不然,我真的就束手无策了!这让我以后还要不要做独行侠犹豫起来。就是这样一个状况,给我这次骑行带来了缺憾。然而,这仍然只能算是美中不足,这次的骑行,还是让我感到很愉快,也让我尽情享受了骑行的乐趣与魅力!

                                                                       2010.10.31

阅读:719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春意盎然骑行路 2021-04-21 15:17:46
·江西骑行纪事(上) 2016-07-29 14:26:23
·我和绿舟协会的故事 2012-06-04 17:44:03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