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绿舟协会的故事

[日期:2012-06-04 17:44:03] [字体: ]
——纪念绿舟协会成立十周年

    6月1日,偶尔打开QQ邮箱,发现绿舟协会社长柯春花给我写了一封信。我很感谢她的这封信,让我想起了自己和绿舟协会之间的故事。现在,我首先把这封信贴出来:

尊敬的黄老师:
     您好!
     我是绿舟环保协会的现任会长柯春花。弹指间,绿舟环保协会已经走过了10个春秋,在与创始人马恒学长的交流中,才知道是在您的帮助和指导下成立起来的,感谢您对协会成立的帮助。我们将于2012年4月21日晚7:30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绿舟环保协会的十周年会庆晚会,特此邀请您莅临现场,跟我们一起分享绿舟的快乐时刻!

                                                         绿舟环保协会
                                                         2012年4月12日

    看到这份信,我的第一感觉是感激,其次是遗憾,再次是羞愧。感激的是的是,协会还记得有我,协会创始人马恒向现在的协会管理层介绍了我,而现在的管理层也很认真地向我写了这封信;遗憾的是,我在半个多月后才看到这封信,错过了在会庆晚会时和协会的一次亲密接触;羞愧的是,我曾以为协会不会记得我,我去了会感到落寞,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参加会庆。
    我是在4月中旬一个偶尔的机会在校园散步时在理工楼外的湖东路上看到绿舟协会举办十周年晚会的条幅的。一看到,立即拨起了我内心那根神经,顿时兴奋起来,马上陷入了对往事的怀念中,想起协会成立时的情形,想起当年的老朋友。我还想:协会会通知他们吗?他们会回来参加吗?以后几次经过那条横幅,我都不觉要顿足多看几眼,内心涌起丝丝的甜蜜与淡淡的忧思。
    说实在的,我很想很想参加那次聚会。然而,毕竟相隔的时间太久,我也不认为现在协会的人还会有人知道当年我和协会的交集,我去了,能不能融入到这个氛围中。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去看看,能去感受一番。巧的是,当晚还就有别的事情。一番犹豫,我就决定不去了。看来,我真的是想错了。如果,我能在柯春花写信的当时就收到这封信,我一定克服一切困难,把再重要的事情都放置一边参加了。
    在我看到这条横幅后,我还特地给当年的创始人之一的潇月发了消息。问她知道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她回话的原文不记得了,也一时没有找到,好像是说让我代表她参加吧。至于我有没有回复,我也没有印象。
    除了协会的主要创办者马恒,潇月也是当年的积极参与者,此外还有虞众文等。而我,之所以能和他们产生交集,主要是因为当年我们都是学校的第一个学生网上社区桂园清风的活跃分子。那时候,为了办好论坛,我们不仅在网上讨论,现实中还会经常进行交流。马恒的网名叫胖子马,一个胖胖的可爱的男孩子。作为一名体育系的学生,对环保却非常热心,也带动了我们的热情。潇月是网名,她的真名是郑娟,英语系一名很喜欢上网,很喜欢写文章的女生;而虞众文是地理系的学生,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学通社的记者,网名鱼无头,一位很帅气而朴实的爱笑的男孩。
    协会成立的时候,很多工作都是他们在做,一些具体的筹备工作他们并没有麻烦我。但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是,当时协会在征集首批会员时,我还交了10元钱的会费,成为协会的最老的一批会员。
    我没有找到当年协会成立的新闻,但是在2002年10月31日的《咸宁师专报》上我找到了潇月的一篇文章《踏上绿舟,投身环保》。文章历数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带来的环境破坏,希望大学生尽快行动起来制止人类对于环境的掠夺,依靠自身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地改变日益恶化的环境;文章告诉读者,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用我们的双手、我们的行动来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文章呼吁大家一起踏上绿舟,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才干,我们的能力,奉献于人类最伟大的事业,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美的家园。
    协会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大的活动是在运动会期间会员拿着一个纸箱在会场收集垃圾。看到潇月这样美丽的一个女孩子拿着垃圾箱到处捡垃圾,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觉得有点滑稽,接着就是钦佩。
    协会第一次出彩是投标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组织的湿地使者行动。那是2003年上半年,刚刚成立的绿舟协会决定竞标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等单位主办的“追寻通江湖泊——2003湿地使者行动”。如何做标书,如何说服评委,这对于甫一启航的绿舟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对于体育专业的马恒来说,肯定更是个难题。但是,他能做出这个决定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在协会几个骨干的若干个夜以继日的艰辛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标书。而我,作为他们的老师,也帮着一起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活动得到了时任副院长夏再兴等学校领导和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长江中游地区有25支高校社团参与了竞争,最终绿舟协会等11个高校大学生环保社团竞标成功。在校园引起了轰动。7月28日学校举行了绿舟协会2003年湿地使者行动启动仪式,时任院长陈禹九、副院长吴基良出现了启动仪式,市人大常委会主人刘道明致辞并为他们授旗。市林业局、水利局、环保局的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按照竞标方案,参加行动的队员们在26天的时间里,在酷热高温的天气下走访了咸安区、江夏区、赤壁市、嘉鱼县范围内的西凉湖、斧头湖湖区,对250多家农户进行了调查,对10000多名群众进行了湿地知识宣传,进行了30多次市县乡村组干部访谈,选择10多个村庄进行了湿地小使者培训,完成了200多份问卷。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优胜奖,这是我校学生社团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国家级荣誉。2005年绿舟协会再次竞标成功参加“还长江生命之河”湿地使者行动活动。从7月17日起,行动参与者深入我省第一大淡水湖——洪湖展开为期17条的调查和宣教活动,他们足迹遍布阳柴胡站、三八渔场、小港村、洪城村、汊河镇、加堰村等地。因为这次活动,绿舟协会取得了三等奖,并被授予“十佳团队”奖杯。此后,协会多次成功竞标湿地使者行动:2007年自筹经费组织参加“饮水当思源,呵护水源地” 湿地使者行动活动;2008年第三次竞标成功,参加“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湿地使者行动活动;2009年又一次中标,组织开展了“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我和你”湿地使者行动。这些行动同样收获很多。2007年湿地使者行动活动中获得了“最佳文字记录奖”的荣誉;2008年被评为“2008湿地使者行动优秀队伍”, 被省团委评为“2008年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2009年湿地使者行动团队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后面的这些活动早期我都有过指导和了解,因为当时很多协会成员同时是学通社的记者,甚至是负责人,比如参加创建社团的虞众文以及后来的马宏军。他们经常和我谈协会的工作,向我请教活动建议。2008年以后我不再参与学通社的管理了,和绿舟协会的联系也少了。但是,我还是非常关注他们的活动,为他们取得的每一项成绩而喝彩。
    除了湿地使者行动,绿舟协会还参与乃至承办了学校和市内所有的环保行动,进行了大量的环保宣传和调查工作,无论是活动之多、活动内容之丰富、获得的荣誉以及在师生和社会上的一系列,绿舟协会都是学校各社团中的龙头老大。对于这些获得,我也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和支持着。以至一看见他们的协会名字,看见他们穿着文化衫,看见他们在举行活动,我都倍感亲切,忍不住要多看看,多问问。
    所以,当我获悉绿舟协会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而且举行纪念晚会时,我感到非常高兴,如今,能收到现任社长的信,更是非常感动。于是,我立马回了信,表示感谢,告诉她我一直关注他们的活动,永远支持他们的工作,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和我联系,只要能帮忙,我都会竭尽全力。没想到的是她正好在网上,也马上给我回信,遗憾没有能邀请到我到十周年会庆晚会现场,我也表达了遗憾之情。
    于是,我就有了写点文字,一是对绿舟协会表示祝贺,二来是为自己也为绿舟协会留作纪念,同时也算是为协会同样为环保事业做点事情。由于不得闲,直到今天下午才有时间。当我去查看那天的电子邮箱上往来信件时,又看到了那天柯春花写的最后一封信:“我们那天拍了一个十周年的视频,也做成了光碟,还有特制了绿舟十年纪念品。您什么时候方便,我给您送过去留个纪念吧。”看到这样一条信息,我自然是喜不胜收了,急忙回信表示感谢之情。
    在这里,我真诚祝愿绿舟协会在一代代投身环保的青年学生和更多的人的支持下,走得更远、更好,更希望在协会和众多的环保人士的努力下,我们生存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用潇月的话来说,就是“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美的家园”。
    但愿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但愿我们的理想不只是梦想!

                                                                            2012.6.4

阅读:1015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春节骑行再出发:从高桥到双溪桥 2017-01-29 16:14:53
·高考的追忆与期待 2016-06-07 12:23:25
·竹林七勇士黄沙骑行记 2016-05-01 08:31:27
·骑行山湖温泉,与二乔的亲密接触 2016-04-11 09:36:51
·我们的自行车队 2014-11-22 18:31:14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