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又在拿鲁迅开刀了。人教社的辩解是,只删了鲁迅的一篇文章,还保留了6篇,他仍然是初中语文课本中作品最多的作家。可是,联想到之前鲁迅的9篇作品,这个幅度还是相当的大。与此同时,看了那些要求删除鲁迅或者支持删除鲁迅的言论,我更是对未来的趋势抱深深的忧虑。也许这只是一个信号,是彻底剔除鲁迅作品的一个危险的信号,是彻底否定鲁迅的一场前哨战,教科书不过是他们打到鲁迅的一个阵地。
鲁迅的文章,我中学的时候读得兴趣盎然,现在仍然最喜欢。有的说,鲁迅的文章不好懂,不适合初中生,我觉得太过片面。那时候,我几乎买了全套的单行本的鲁迅散文集和杂文集,虽然我是一名中学生,虽然对其中的个别词语不熟悉,一些语句也显得不够习惯,但是,并不影响我的阅读,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正如有的评论反驳的,不是鲁迅的文章不好懂,是有些人品位和趣味下降了。此外,如果都是一看就懂的,还用得着用得着教吗?看看鲁迅的文章,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文字光芒,塑造了多少伟大的文学形象。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文学人物的确太多太多,在鲁迅的作品中俯拾皆是。古今中外,鲜有能望其项背者,在教科书中,鲁迅享有唯我独尊的地位不是很正常的吗?鲁迅的作品,无论是杂文、小说还是散文,都堪称一流,他的很多作品,永远都是是文学欣赏和语文教学和的的典范之作,无人可以替代。
我依然认为鲁迅不仅仅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更是最伟大的思想家,是他所说的那种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的文章不仅在当时是刺向敌人的一把利剑,是解剖自己和民族劣根性的一把手术刀,现在依然是我们民族进行自我批判自我鞭策的精神力量。阅读鲁迅,总能感觉字里行间奔流着一股坚韧的顽强火苗,无法扑灭。鲁迅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最宝贵的财富和最有营养的食粮,是推动民族前进的最大动力。有的说,鲁迅的文章思想内涵和现在的时代精神不相符,他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不是自己没有读懂鲁迅是对鲁迅的误解,就是对鲁迅的恶毒的污蔑。是谁在反对鲁迅,是谁在支持鲁迅,稍微了解一下,就不难发现背后的原因。但是,我想说,有鲁迅,是中华民族的幸运,他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让我们永远保持战斗的姿态,让我们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正的猛士将更愤然前行!”这样的文字,能不让你振奋,让你热血沸腾吗?难道不正是我们现时代需要的精神吗?
当然,我也认为,有些人说不好懂,或者鲁迅文章和时代不合拍,可能也与我们老师的水平有关,是老师自身文学水平低或者思想的浅薄没有讲好鲁迅,让一些学生对鲁迅的文章产生畏惧和反感。试问,肤浅的人怎么讲得清楚深刻的鲁迅?怎么让学生真正了解鲁迅理解鲁迅思想的时代意义?
人教社删鲁迅删掉的是中国文学的精髓,让人们追逐那些虚浮的华而不实的文字技巧,一窍不通纯属污染汉语纯洁的网络预言和网络文体;删掉的更是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动力,让中华民族变成没有脊梁的软骨头,变成不思进取的鸦片鬼。
20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