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痕迹》,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打动人也最令人深思的一部电影,也许也应该是最好的一部电影。又一个悲剧式的父亲,又一段父女情伤。最后那个离别的场面让人肝肠寸断。父亲为什么要走,我说不大准;但我知道,女儿离开父亲是必然的。因为女儿在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这不是父亲的爱能替代的。
影片开始不久有个镜头,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女儿看到一个掉落路上的海马吊坠,对爸爸说:如果回来的时候它还在,我能捡走吗?父亲说:可以。然后女儿把它藏在草丛里。父亲说:你应该放在别人能看到的地方。于是女儿只好拿出来放在路上。然后趁着父亲没看见,女儿用脚蹭了下地面的沙土把吊坠掩埋了一点点,但还是能露出海马的一部分。从这里,父亲的正直以及对女儿的爱,女儿的天真以及对父亲的服从以及小把戏,都在这个细节中表现得栩栩如生。影片没有直接写后来女儿捡走了吊坠,但在女儿和父亲坐在丛林中时,给了女儿脖子上银色的海马一个特写。
如果不是女儿及时发现,找人救了父亲,父亲必死无疑。父亲出去前,告诉女儿自己的方向,说很快会回来。可是父亲并没有回来,女儿第一次一个人在不眠中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夜晚。第二天天一亮女儿就顺着父亲出发前告知的去向去寻找,找到了受重伤无法行动的父亲,女儿终于找来了救助父亲的人,父女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可是,也就在这里,父亲和女儿的矛盾产生了。女儿对现在的环境和生活很满意,而且自作主张安排了父亲和自己一起留下来。父亲却无法习惯新的生活,虽然女儿说这里的生活和他们原来的生活没有什么不一样,可父亲依然执意要走,女儿只得服从。可是,走着走着,女儿不情愿走了,父亲也看出来了。于是,父亲无法再让女儿和自己一起走,女儿也无法让父亲留下来。分手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了。于是,父亲相拥而泣,于是父亲眼中含着泪花看着女儿离开自己,女儿也眼眶红肿着告别父亲。长大了有了自己独立思想的女儿和无法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的父亲就这样分道扬镳了。
没有父亲的女儿一定会活得很快乐,可是也一定会想念父亲。而没有女儿在身边的父亲呢?如果再一次遇到危险,有谁能帮他呢?女儿没有别的办法帮助父亲了,只好把挂在小木屋外的挂包里的食物装得满满的。也许她的父亲永远不会到这里来,但是她想到了那个和父亲一样的人,无法再为父亲做点什么了,只好像那位照顾他们的老太太一样,为丛林中的陌生人做点能做到的事情,希望父亲也能遇到自己这样的人,在密林中的旅途能找到一个小木屋,找到需要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吧?父亲的爱永远在女儿心中。可是她有自己的生活,父亲的爱不可能给她需要的一切。
女儿是父亲的一切,可是,父亲却不是女儿的一切。这,也许是千万个父亲悲剧的缘由吧?也是父亲这样一个角色注定的悲剧性吧?女儿,可以为了自己放弃父亲。可是那个父亲会放弃自己的女儿?
影片最后定格了一个阳光照射着的晶莹的蜘蛛网。这样一个网,一张蜘蛛丝织就的坚韧却也脆弱的网里,能网住什么?有亲情吗?也许,这寄托了导演的某种美好的渺茫的希望吧?
哪里是不留痕迹啊!这伤痕在父亲的心里,也在女儿的心里。离得开父亲的女儿和离不开女儿的父亲,心上的伤痕注定是留下来。然而即便如此,父亲和女儿还是离别了,离别了的父亲和女儿也还会牵挂着对方。
201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