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杂感

[日期:2004-10-29 22:43:10] [字体: ]
  自古至今,游过黄山的名人不可胜数,更有一说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所以游了黄山归来,写下名言警句的名人不少,写过游记的也很多,都是慕名而去,尽兴而归。我不敢附庸风雅,更不敢比肩名人,但在“慕名而去,尽兴而归”这一点上是与他们一致的。当然,我的领悟肯定是没有他们深,文字功夫更是有天壤之距,所以决不敢写什么游记。然而也有朋友和同事行前和途中嘱要我一定要写写。因此,写与不写我犹豫了。写罢,确实献丑,不写罢,有失他们厚望。
    这次黄山之行4天,真正与黄山的亲密接触是10月4、5二日。4日上午自黄山市乘车至山下的云谷寺,5日上午自温泉驱车至汤口。我要写的就是这中途约26小时。这途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级台阶,我都是用两条腿贴着黄山的地走过来的;这途中的每一寸天空,每一片风景,我都怀着喜悦和崇敬的心情在感受在欣赏。我不是说别人在坐缆车,因为我看见许多或年已近六旬,或岁不足学童的人也在一步一步走的。而我在回途左膝突然痛起来,竟靠一条右腿拖着左腿走了二个多小时,到半山寺,几乎不能叫走,而应该叫跳了。让我羞愧不已。回到家,左腿竟然半点事没有,而右腿小肚却胀痛不已。我想说的是,登山与坐缆车,那种体验是截然不同的,那种爬的辛苦与快乐,那种看的悠闲与自由,那种到达目的地的愉快与轻松,真的是一种成就感,很满足。
    也正是这种每一寸土地,每一级台阶的走和每一寸天空,每一片风景的看,让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纪念,一部分是在心里装着,伴随着我,融在我的血液和骨肉中;一部分是我的那些精彩的照片,装在我的电脑上,让我一次次欣赏,一点点回味。
    从云谷寺上白鹅岭,看到的是山峦叠嶂,自近而远,层层叠叠,意味深远。几张漂亮的风景都在我“回头”或向远处眺视时看到的拍下的。所以,我想告诉想登山的人,不要只看到自己脚下的那几寸远,不要把爬山仅当成为了到达顶点的一种过程,而应该抱着体验和欣赏的心态来登山,边走边停,回头看,两侧看。最先到达顶点的人不是胜利者,在登顶的途中有收获,让那个登攀的过程变得有意义才是成功。
    让我印象最深最惊喜不已的当数西海大峡谷了。那奇,那俊,实在无与伦比。当然对爬山者来说,还有一个险字,——可正是因为这经历了险而看到了奇美俊秀,那种收获的满足才更美妙。同时我也领会到了一点:看景不能让导游牵着鼻子转,要自己主动找景,同时要有胆有识。
当然,让我最激动最满足的是在光明顶上看日出。早晨四时我们就起来了。为了防寒有些人还穿起了袄子或者羽绒服,没有带袄子或者羽绒服也把衣服扎了个严严实实,做了充分的准备。四时半,不待其他人跟上,我就和二三同事一路领先向光明顶进发,生怕误了武林大会,错失见芷若妹妹的好机会。到了光明顶,发现已经有不少得了地利的帮派抢先占据了有利位置,而我们二三人因去得还算早,也找到了看日出的绝佳地点,后来照出的那些照片证明了这一点。人们紧紧盯着太阳将要出现的地方。最初是一片云海,——云海的确是个最恰当的词语,深蓝的辽阔的,就像海洋,上方悬着或淡或浓的云彩。渐渐地,地平线上方有一点被染得通红,那红色还是浓而暗的。人群顿时激动起来,一边感激着天老爷的垂青没有白起早,一边急切地期待着。接着,红点渐渐向外扩张开来,色彩也越来越亮。大约六时,红团中间出现耀眼的亮点,——太阳终于露头了!人们开始躁动起来,惊呼着,赞美着。在人们的狂欢声和照相机的咔嚓声中,太阳也完全出来了,让人觉得这太阳是被我们的嗓子喊出来的,是我们的相机引出来的。我把日出的整个过程都拍下来了。回头看相机的记录,大约是5:22分到6:07分,我一共拍了40多张,经过筛选,留下了27张代表性的照片。其实,黄山不是每个早晨都能看到闻名遐尔的日出的。有这么一回经历,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我们能有此荣幸一是造化,二是我们不畏严寒起了个大早,占了好位置。其实,人生经常也是这样,就像一首歌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始下面的行程。从光明顶经由鳌鱼峰、鳌鱼洞、百步云梯、莲花峰、玉屏峰、迎客松、天都峰、一线天、半山寺、紫光阁……或走或眺,一路下来,或险或奇或巧或秀,风光无限,美不胜收,心情也越来越明朗,越意气风发。虽然山路艰险,不得不万分小心,虽然是一条半腿往前走,疼痛难忍,却都不历眼前脚下这天然造化的景观诱人动人悦人。此刻更觉得黄山之行是多么美妙,圆满。途中,看见一个美眉,突然联想起芷若妹妹来,才发现在光明顶上只顾了看日出,把芷若妹妹忘了个一干二净。
    黄山之行虽说时间短,收获却不少。古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人们或以为是黄山太美,所以黄山归来五岳都不屑一看了。那天和同事上山,更有一解,说黄山太难登,以后不敢再登山,哪怕有五岳之名也只好望而却步敬而远之。而我竟被激起热情,想踏遍天下名山了。无论如何,我明年决计要上泰山了。
阅读:1662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再骑江西(二) 2023-10-02 21:52:40
·在玉山黄氏昭公祖堂修缮竣工庆典上的致辞 2023-01-12 17:33:20
·悼陈大哥 2011-10-09 07:18:53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009-04-27 17:52:35
·出游 2008-01-23 17:03:19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