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岳阳行游纪事(下)

[日期:2009-08-03 11:30:05] [字体: ]
通城啊,我如何才能找到你! 

    在岳阳住了一晚上,第三天已经变成了8月了。我们安排当天的行程终点是通城,在通城住宿一晚上。
    行前,阿全查看了地图。按阿全看地图的计算,到通城是76公里。由于此前从咸宁到岳阳是沿107国道一路向南,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怎么走的问题。而岳阳到通城是从来没有走过的,在沿S201省道、S320省道进入通城前怎么走就成了问题。最初我只知道到通城要经过临湘以为是临湘市区,这样就是沿107国道回头到临湘,再从临湘到通城,哪里知道这临湘是临湘市境内而不知道城区。阿全说看了地图不必返回临湘,不然就弯了太多,太远。他说沿107往南有条路插过去就到了S201省道。可是,如何插,路在哪里,我们却不知道。事先阿全把小路上的村名都标好了,好一一问路。所以,我们事先计划的就是怎么找到回107的路口,然后一路问过去进入S201。
    我们住的岳阳楼对面的幸福e家在洞庭北路,头天看好了,有路标直指107国道和京珠高速。6时35,我们从住处出发,顺着路标的指向沿洞庭北路到东风湖路、长虹路、巴庭东路,抵107国道。在长虹路,我们还买了张岳阳市的地图,查找到通城的路线。
    7时30,我们到达巴庭东路尽头的107国道下,也就是头天我们下国道的地方,打算从此上国道向南。考虑到路上可能没有过早的地方了,我们折回巴庭东路与岳阳大道的十字路口过早。过完早,问一位市民,却被告知不走107,而是沿岳阳大道进入京珠高速连接线再往前走。于是,我们就顺了这路走。阿全从地图知道了三荷这个地名,从三荷到桃林进入S201路比较短,认为应该找到前往三荷的口子。在路上,我们果然看到左转到三荷的路标。然而我们以为按照岳阳到通城的班车线路走不会错的,就在有人准备左转前往三荷的时候,阿牛说看到去通城的车继续往前走了,问路上的行人也说去通城应该继续往前。就是这一决策让我们弯了很多的路,而且有一个多小时的路路况很差。
    于是,我们沿着岳阳到京珠高速的连接线继续前行。近9时,到了一个叫乌江的地方,往右是上高速,往左有条路是去西塘。我们问摩托车师傅,他们说是向左去西塘、桃林进入S201,并告诉我们到了相关的岔路口该怎么走。
    9时20,我们到达西塘。西塘是属于岳阳下面的一个小村镇,街道窄而路面差,却显得有些热闹。走着走着,我突然看见一个叫麦香西饼屋的店牌,不禁眼前一亮:这里还有买西饼的门店?我不觉担心:会有人买这种西洋口味的东西吗?在店门口,一位一袭黑衣年轻女子双手撑活动货柜,脸却向街上望着,一副优雅而轻松愉快的神情,似乎脸上还挂着甜美的浅笑。再往前,又见“台湾水果直销”的牌子,不禁又是一惊:台湾水果都卖到这样的小镇来了,可见真是深入民间了。只是不知道生意会怎么样?这样的两个店让我因为路况的不佳而低沉的情绪变得高涨起来,似乎就是走这样的路,骑车进入通城也不再是件艰辛而枯燥的事情。
    过了西塘进入长塘。看路旁标志,知道长塘已经属于临湘市了。在街道上,突然看见通城至岳阳班车走来。这辆班车的出现立即拉近了我和通城之间的心理距离,感觉我们从这里去通城似乎并不错。大约10时30,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路标,左临湘,右通城,前方1公里是桃林,路旁的里程碑写着:S201,25。——这就是我们今天一直追寻的S301了!走了差不多4个小时,终于找到了直达通城的路,我们都兴奋起来。

气势宏伟的铁山灌区渡槽

    在这里我要说说我们在路上看到的一道气势宏伟,异常壮观的景致,一个人工的伟大的水利工程了!这就是铁山灌区的渡槽。我之所以要写写铁山灌区渡槽,是因为它是我见过的规模最宏大的渡槽。以前我觉得通城的八燕渡槽非常了不起,但是铁山灌区渡槽单讲长度据我不准确的估计应该是八燕渡槽的3倍以上,估计有100米左右。我想,这样雄伟的渡槽,在全国也应该是挂得上号的水利枢纽工程吧?
    按照我所照相片的时间,我们到达渡槽应该是10:13分左右,应该是在长塘前方快到桃林的路上。但是,回来后我查了资料,发现铁山灌区渡槽是属于岳阳市的。
    很明显,这是一个上世纪70年代左右的工程。没有如今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当年的农民是花了多长时间,如何修建这样宏伟的水利工程的?我不得而知。
    这样让人惊心动魄的渡槽不应该只留在记忆中!对着渡槽,我狂拍起来。接着,我们又以渡槽为背景拍照留念。拍照完毕,其余4人继续前行,我见过来一老农,就停下等候,问他渡槽的名字,他说叫铁山灌区。我感觉应该是“铁山”二字,后来查网,果然如是。
    我想知道关于渡槽的一些资料。于是,回来后我在网上进行了一番搜索。谁知却没有发现多少有关它的数据。倒是在岳阳市档案局的网站《巴陵往事》栏目的大事记中看到这样的一条记载:

    1979年:3月7日,铁山灌区南干渠大饶港渡槽第九跨槽身在浇筑混凝土接近完成时下塌坠毁,死14人,伤24人。

    可见这是多么惨烈的一种情形了!这里说的悲剧是不是就是当年发生在我现今看到的这条渡槽下呢?当时我感到的只是惊叹,此刻我却感到悲壮!
 

真正的考验

    上了S301,我们看见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面,煞是高兴。谁知道真正的考验就在前方。由16公里处直到詹桥,是我们此行最艰难也最刺激的一段路。在16公里的距离中,大小陡坡10余个,其中长而陡的大坡将近10个之多。早晨7点半过早,经过大约3个半小时的折腾,我们的体力都消耗很大了,这样的陡坡自然是最严峻的考验。从16公里到15公里处的长坡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大陡坡。连一向骑奔在前面的阿牛和阿全中途都下车推行,说是节约体力。但是,我却认为上坡是轻飘飘的事情,没有下车,一直骑行,阿迪和阿马也没有下,在我后面一直骑着。我第一个到达坡顶,见坡顶上是一块刻着“西冲人民欢迎您”的高高的石碑,而且周边风景优美。我决定停下来拍照留念。阿迪却没有停下,一直前行。随后上来的阿马在我的建议下也停下留影。我们互照留影照后,阿马继续前行,此时阿牛、阿全也随后赶到。我还以为他们是想一直推行呢,原来营业骑上来了。我给他们分别在来向去向各拍了一张。拍了照片,我立即骑上车冲下坡道直追他们。一下坡,发现前方又是上坡。就这样,在到贺畈乡的分水村我们歇息时,一直都是坡道,大小坡有7个之多,其中4个是较大的陡坡。途中,我追过了阿马,也追上了阿牛、阿全,却一直不见阿迪。一路上,阿马感叹这段路体力消耗最大,也是3天来走得最艰难的路段。而自从10时起的炎热又给我们雪上加霜。等我们走完这些坡,发现阿迪正在路边休息呢!
    此时,已经是11时40,到通城还有30公里。我们就想,到通城吃饭是不现实的了,就问村民前头近处有没有吃饭的地方。村民说有,就在詹桥,还有8公里。这时,我们也知道了这村子叫分水。
    于是,我们继续前行,阿迪又是一个人冲在前头。这8公里的路上又是连续的坡道,到后来,阿马几乎坚持不下去了,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着没有下车推行。走完这几公里,见到一个酒店,却不见阿迪,我们只好继续走,走不了200米,却见阿迪正在詹桥大酒店门口向我们招手呢!于是,我们停下准备就餐。
    至此,上午的行程结束,自岳阳至此是52公里。阿迪也因在这10多公里爬坡时的突出表现被阿全称为“爬坡王”,简称“坡王”。阿马是我们5人中身体最胖,平时锻炼较少,因而是体力较弱而且行前信心很不足的一个,可是,他也经历了这样的考验,他的表现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和赞许。虽然很累,但是毕竟全部骑过来了,阿马自己也非常高兴,自此信心倍增。

到了通城,我们不再遗憾

    去通城,是我们车队所有队友梦寐以求的事情。我们车队的口号是“单车行鄂南,愉快度周末”。此前虽然我们进过武汉的江夏区,也深入鄂州的太和,组队1年多来,鄂南的6个县(市、区)里,却一直没有到过通城。也就是说,通城是我们唯一没有到过的鄂南的地方。号称“行鄂南”却连通城都没有到,这就成了我们车队的一个“耻辱”,也是我们心中的一个遗憾。即便去过再多的地方,只要不到通城,就不能说圆满或者说完美。此前,我们也几次策划过通城之行,却因故未能成行。如今,我们5人代表车队正式通过了通城,自然,就不再有缺憾了。所以,当通过湖南和湖北交界或者说湖南临湘的詹桥与湖北通城的北港交界处进入北港镇大界村的时候,我们都非常高兴。一种完成了神圣使命的喜悦油然而从心中升起。只是,与我们最初的设想不同的是,我们不是从崇阳进入通城,而是跨省了!这就更了不起了。
    下午2时40,我们从詹桥大酒店出发,往前3公里就是S201的0公里,也是S320的50公里+500米,是湖南詹桥与通城北港交界处。只是这里并没有跨省的标志,只见交界处北港镇大界村村委会的匾牌。我本来想照张相片的,见他们走远,又没有跨省 标志,只好作罢。
    S320公路的路况非常好,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在这个炎热的时段,道路两旁的白桦树高大的树干稠密的树叶给我们起到了遮阴的作用,让我们一路非常舒服。于是,这22公里的路程只走了大约1小时,中途过石南后我们在停下拍摄了骑行的照片。只见我们一个个穿行在高高的夹道白杨树中间,威风而俊美!
    4时整,我们到达通城县城长途车站处的红绿灯处,往玉立大道方向的一家移动营业厅前,我们停下休息。
    此前,我们计划下午在通城休息半天晚上住宿通城的。所以我说要带大家去青岛扎啤城喝酒。可是,在詹桥时,大家认为到通城不远了,通城到崇阳也才40多公里,就相约不在通城住宿了,改为继续前行,到崇阳住宿,第二天早晨从崇阳出发,中午就可以回家,只需半天就可以完成全部行程。因为我想见的一个朋友此时出去旅游并不在通城,所以我也没有坚持要去青岛扎啤城喝酒,就附和了大家的意见。这样,理应在通城举行的“祝贺仪式”也就这样取消。
    在通城稍事休息我们继续上路。为了纪念到达通城的突破性意义,我提议在铁柱港大桥前出通城的地方留影纪念。不然,人家怎么知道我们到了通城呢?我们用什么做证明?这样的历史性突破,不能没有证据,也不能不留影纪念的。我的提议也得到了大家的响应。正好大桥通城一侧的门楼上方写着“通城经济开发区”,可资见证。
    过了铁柱港大桥就进入崇阳境内了。由此直到崇阳县城的路——106国道的一段,也是我们第一次走。这一路40多公里都很平淡,不提。
    晚7时多我们到崇阳县城,住金路宾馆,完成了全天的行程,共计行程132公里。是我们此行走得最多的一天。考虑到从乌江到桃林是那种多处恶劣的路况,以及S201中那10多公里的坡道,殊为不易。

胜利归来

    在崇阳住了一宿,就是8月2日了。终于要完成全部的行程回家,我们高兴而自豪。我们早晨6:30出发,一路顺风,没有什么惊险的路段,也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当然,天气也特别好,与头天的热相比,天气很是阴凉,个别路段还飘过几滴小雨点。不过,也有两处值得一提。
    我们计划在白霓镇过早。路上也遇到两个早点摊,因为想着去白霓,前头的阿全阿牛并没有停留。到了要进入白霓镇的路口,阿牛却说不进去了,路上应该还有早点摊。我想也许是进入白霓前的两个早点摊误导了他。依了他,我们就没有进入镇上,谁知一路上却一个早点摊都没有发现。这时候阿马不干了,说饿了,提议吃点干粮充饥,不然是怎么也走不到路口的。于是,我们就停下充饥。倒是阿全独自呆在前头,并不要充饥,还声称不饿。充饥的干粮给我们稍微补充了点能量后,我们继续前行,终于以疲惫之师到达路口,我们赶紧过早,补充能量。
    过了路口,我们下一个休息站是翠竹岭前的隧道口了。此前,我们也多次经过此翠竹岭隧道。我们在隧道前合影,又拍了骑着车往隧道进发的动态照片。接着,我提议我到出口等候他们,拍下他们出隧道的照片,他们都很赞成。谁知走进洞里却没有灯,隧道中间一片漆黑,说“伸手不见五指”真是一点也不夸张。以前都有灯的,哪怕灯光有些昏黄,但毕竟能照见路啊,怎么现在连昏黄的灯光都没有了呢?我只好摸黑骑行。过了隧道,我本打算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把车灯装起来,但想也许他们已经进洞了,来不及了,只好作罢。我在洞口左等右等不见人出来,后来终于看见阿迪了,却久久不见其他的人。估计等了6、7分钟,才见其他人向阿迪靠近,然后一一走出洞来。问他们,才知道是看不见骑车,是推过来的!这段隧道,应该是我们走过的最黑暗的一段路了,故此也记下。
    此时是上午9时30,我们距温泉只有25公里了,也就是说只要1个多小时,我们就可以完成全部行程回家,大家就都完全放松下来。走了几公里,在桂花,我们停车吃瓜休息;到了马桥,我们又停下休息;到了附二医院对面,再次停下休息。他们开玩笑说在杨下进小区前,再停下休息。当然,我是不必和他们一起走了,当他们上车向杨下进发时,我则左转进入茶花路、走桂花路回到出发点。此时,是上午10时50。全天行程58公里。
    我们的行程结束前,大家都说,回去第一件事是洗澡,然后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再保养车辆。而我则必须在下午把照片整理出来。大家还说,这次我们行程354公里,感觉状态良好,以后走武汉当天都可以来回,走黄石也不怵了,其他地方更不在话下。当然,也有人说,走了这一程,要好好修整两天。
    总之,这次单车长途骑行让我们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收获了很多。我们跨越2省(湖北、湖南),穿行6县(市、区)(咸安、赤壁、临湘、岳阳、通城、崇阳),第一次到通城,终于走遍鄂南大地;第一次出省,领略了三湘风情。当然,途中的见闻和发生的故事也给我们日后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这真的是一次美丽的经历。

补记:不便说的话

    途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也有一些细微的分歧。这些仅供我们私下里交流,或博得一笑,或做日后出行的参考,不便公开在这里,我想大家也不会介意的。我相信,我们肯定会对这次的经历好好总结一番的。当然,那些有趣的故事也会多次在我们的玩笑中提起。

                                 2009年8月2日-3日

阅读:1032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思绪一缕缕 2023-01-21 04:37:10
·新年祈愿三章 2022-02-06 09:18:00
·嗨爽白云山之行 2021-05-05 21:52:27
·清明时节好骑行 2021-04-05 17:44:41
·众牯牛雨中骑行记 2020-09-20 18:08:40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