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小学的孩子自杀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件了。可是,那些事件总是发生在我生活的城市之外,所以,虽然让我叹息,也没有引起我多大的震撼。然而,今天,当我听到就在我所在的城市,有一所高中的一名孩子自杀的消息时,我的确被深深地给震动了,有一种莫名的伤痛在纠缠着我。
上午,一位做老师的朋友突然问我,对想轻生的孩子怎么教育?朋友的话让我很是震惊。接下来,我在一个群里看到了那名学生自杀的消息,这才知道朋友是在担心自己的学生。
说实在的,我无法回答朋友的问题,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和劝导有轻生念头的孩子。我只是笼统地 他说,应该针对引发孩子念头的具体情形以及孩子的性格来辅导。朋友告诉我,他班上有位孩子曾经割腕试图自杀,而且当那孩子得知那位学生自杀后竟然佩服他的勇气,还兴致勃勃地告诉别人为他树立了榜样。这样的学生怎么不让老师和家长担心啊。
自杀或者试图自杀的学生虽然具体原因不同,但都有类似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无非就是学习压力大、家庭矛盾、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等。我那位朋友说,他班上那位试图自杀的学生的原因一是学习压力大,二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说朋友之间面和心不和。他甚至责备自己的父母不负责任,不和他商量就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所以他也不必考虑父母的感受。而当晚上我问及我女儿那个自杀的孩子的情况时,女儿说“那孩子挺孤僻来着,跟家里闹矛盾,同学关系也不好。”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做老师做家长的无法不伤心难过,就是无关的人也会痛心。因为我们很多人有孩子还在做学生,而有些则是和他们一样在做学生的孩子。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要解决引发孩子自杀的那些问题,我想单靠某个老师或者他们的家长,似乎也很难奏效。而对于孩子,我们也很难只是用“自私”、“没有责任”这样的话来责备他们,——毕竟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其次才是他们的父母。他们有过错吗?表面看来是有,但是有些时候,动因并不在他们自身,就算是因为他们的孤僻、极端、脆弱引发了不幸的发生,这也很难说只是他们自己的责任。难道我们的社会就不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吗?
其实,岂知是孩子的自杀?杀害他人乃至自己的亲人的孩子的报道也屡屡见诸报端和网络。最近,就在我老家,也发生了一个这样的案子。清明节回家,母亲就告诉我,邻村有位不满十五岁的还在上中学的孩子偷奶奶(也许是爷爷,记不准确了)的钱被发现,把奶奶给杀了。杀人这么血腥的事情,让很多成人都不敢做,在我们眼中应该是弱小的孩子却能做到,这能不让人惊讶与深思吗?
虽然我也不赞同“性本善”的说法,但我决不相信“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同样,我对有人说谁谁谁本质很坏或者品性恶劣这样的说辞也是很反感的。人的成长也好,人的蜕变也好,恐怕大多数情况下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且也会随着环境再次演变的。而这环境更多是一种社会环境。当然,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为了生存可能也不得不做一些违背他的观念或者社会公理的事情,但是,现在纯粹的自然环境对人影响的情况应该是越来越少了,人们更多是生活在一个由人类自身组成的生存、工作、学习,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人人得与他人交往,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是自己的父母、同学、同事、朋友。形形色色的人物让我们往往无法应对,是深藏不露,还是虚伪狡诈,或者孤僻冷漠,我们或是难以识别,或是无法接近。我们对人坦诚却往往成了被欺骗和被伤害者。如果我们也为自己筑起一道围墙就会孤立自己,如果我们和他人一样奸诈虚伪却难以做到或是自责自轻。到底该如何,实在无法选择。同时,人人都得因为自己的理想、他人的要求或者为了和他人攀比,不得不为了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而打拼,无休止地打拼。很多时候,我们虽然竭尽全力,依然无法如己所愿,也不能尽如人意。于是,失望、自卑、烦躁、报复……可能是很多人的反应。这样的情形,就是很多成人都会精神崩溃,何况那些不谙世事尚未成熟的孩子呢?本来社会给孩子的压力已经够大了,而我们成人呢?社会给了我们压力,我们却往往再向孩子施压。我们往往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把孩子当成自己理想的化身来培养。而社会呢?只是成功者的社会,失败者则被鄙视,哪怕他们只是暂时的失误或者失意。
社会如何才能多一些包容和宽容?人们能否更加直率和真诚?我不希望,真的不希望,听到那些飞身而下叶片似飘落的绝望的灵魂在呜咽;我不愿意,真的不愿意看到,殷红的血液从被尖刀割开的口子汩汩流淌,流满一地直至枯竭。
20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