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幕阜山片区开发,助推学校跨越发展

[日期:2012-11-30 10:04:26] [字体: ]
    在当前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下,要实现湖北科技学院跨越发展,融入地方发展战略,打好地方服务牌,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学校的社会价值,同时借助社会资源增强自身办学实力,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融入地方战略,必须研究地方,抓住机遇。当前,对我们学校而言,有一个重要的机遇,那就是幕阜山片区开发。与幕阜山区的南三县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服务于湖北省幕阜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计划,全面融入幕阜山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我校服务地方的历史使命,也是学校难得的发展机遇,是互利双赢。
    幕阜山片区开发给学校带来了绝佳的机遇。2011年9月,省委、省政府将幕阜山片区确定为全省唯一省级连片特困地区,享受国家级片区同等待遇,片区规划范围包括咸宁市的通山、通城、崇阳以及黄石市的阳新县,片区定位为脱贫致富先行区、华中地区旅游度假胜地、内陆地区新型能源基地、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中部地区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今年7、8月份,咸宁市委市政府先后在通城县、崇阳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全力支持和推动通城建设幕阜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力支持和推动崇阳建设幕阜山区经济强县。说幕阜山片区开发是我们的机遇,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地域关系。幕阜山片区的主要范围是我市的南三县即通城县、崇阳县和通山,而我们学校在咸宁,是咸宁唯一的本科大学,这种地域关系,得天独厚。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二是片区的战略定位。前面提到,省委省政府将片区定位为脱贫致富先行区、华中地区旅游度假胜地、内陆地区新型能源基地、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中部地区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这一定位和我们学校的学科专业有很大的关联性。我们学校的工科、理科、医科、管理学科、经济学科、教育学科等的相关专业大有可为,如地理科学、土地资源管理、生物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核工程与核技术、旅游管理等等,都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学校自身来讲,融入幕阜山片区开发有很多有利条件,有良好的现实基础。一是长期以来,学校的新农村建设点和“三万”活动联系点都是在通城,学校和通城县、乡镇、村的各级领导、村民有着密切的交往,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去年通城特大水灾发生后,学校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令通城县政府和人民都非常感激。2010年,学校与崇阳县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包括教育行政交流与合作、师资培训、顶岗实习、课题研究、校点规划和校舍设计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顶岗实习、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双方满意的效果,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高度肯定,合作有基础,有经验。通山县和学校虽然没有这种合作项目,但是也有很好的合作氛围;二是我校有很多老师、学生都是咸宁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来自这三个县,我们的校友很多在这三个县的党委政府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和医院工作,有的是单位领导,有的是业务骨干,有先天的血肉联系,非常有利于学校和它们开展合作;三是我们学校的一些学院在横向项目的研究等方面与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和企业都有富有成效的合作,如资环学院的低丘岗地改造和土地整治、经济与管理学院以玉立集团为案例的企业发展研究、药学院与福人企业的药物开发合作等等都有很好的基础。
    融入幕阜山片区开发同样也是学校发展的战略需要。从高校的任务来讲,服务地方是高校的四大使命之一。作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更是学校的现实选择和应有的担当。2011年,学校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今年初,学校修订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召开了首届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湖北科技学院并向着湖北科技大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彰显特色、科技优先,跨越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主题,科技兴校成为学校首要的发展战略。作为一所扎根鄂南大地,以医学教育和师范教育为传统,以科技为特色的高校,发挥传统优势,增强科技内涵,培养科技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必须面向地方发展需求,包括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和地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要赢得咸宁各级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热爱,学校离不开鄂南这片土地。当前,学校正在贯彻湖北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开创湖北科技学院发展新局面是学校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战略。实现这一战略的基本路径就是协同创新,其中校地协同是协同创新的重要方面。借幕阜山片区开发之机,推进学校和南三县协同创新是学校校地协同的主要途径。通过了解三县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需求,与地方实现无缝对接,协同创新,为地方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咨询、科研攻关、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助推学校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鉴于学校的地域特点,鉴于学校的多科性,鉴于学校和地方的紧密联系,鉴于学校服务地方的使命,鉴于幕阜山片区开发的综合性,我认为在合作的形式上,不应是单一的、临时的个别项目、个别领域的合作,而是一种全面的、紧密的、稳固的、长期的合作。因此,我主张学校与片区的通城、崇阳和通山各县分别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在学校与地方深入调查研究、认真交流沟通、反复磋商洽谈的基础上,从地方发展需要出发,找到学校和地方的契合点,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在去年省里提出幕阜山片区开发构想前,在参与学校与崇阳县的合作项目、参与学校到通城的新农村建设、机关二支部与程凤村结对共建和开展“三万”活动期间我就产生了这样的设想。了解到省委省政府幕阜山片区计划和今年咸宁市委市政府在通城县、崇阳县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一设想。今年10月初,当我获悉华中师范大学与赤壁市正式签订校市合作框架协议后,感到形势更加紧迫了,这一设想也更加强烈。如今华中师范大学在与地方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方面走在我们前面,而且合作对象还是我们咸宁的县级市,作为咸宁唯一的本科大学,我们不能失去这个机遇。如果我们行动再不加快,等到南三县分别与武汉市的其他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就彻底错过了借地方服务助推学校发展的宝贵机遇。
    如何构建这种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我认为国家和湖北省实施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计划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当前,学校正在积极组织申报鄂东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我个人认为,我校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就应该把参与幕阜山片区的综合开发作为主要任务,或者说,把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为学校参与幕阜山片区综合开发,开展校地协同创新,构建学校与南三县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主要载体。研究院要全面整合学校各个学科相关专业相关教师的力量,发挥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科技优势,积极争取各类开发项目,全面、深度参与片区开发,为地方发展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科技支持;要深入幕阜山片区机关、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彻底沉下去,扎扎实实从地方发展需要出发,做最基础、最能解决最基本的实际问题的研究工作,并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科研、科技成果,服务片区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农村发展研究院要借助学校的现有的科研平台如医药研究院、长江中游水土资源研究中心、鄂南文化研究中心、电机与控制系统研发中心的科研力量,而医药研究院、长江中游水土资源研究中心、鄂南文化研究中心、电机与控制系统研发中心也要把幕阜山片区的研究与服务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参与到片区开发中,从而让学校各个相关学科、各种科研平台和各类资源都可以参与到片区开发中,实现真正的融入,全面的合作,达到最大意义上的互利双赢。

                                                                          2011.11.30

阅读:762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大学梦想 2013-04-07 11:39:40
·揽月湖畔感与思 2012-10-25 20:52:08
·编读《湖北科技学院史》杂感 2012-10-23 19:49:45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