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放假安排之我见

[日期:2013-10-14 18:49:15] [字体: ]
    不久前拥堵的国庆长假引发了多方的争议,矛盾的焦点集中到了对国内节假日放假安排上。今年的矛盾比往年可能更为突出,主要的不满表现为挪假引发的工作日安排、长假过少。民众特别是网友在各种媒体上通过各种途径一面表达自己的不满,一面也纷纷建言献策,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而全国假日办自10日也开展了一次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调查。根据媒体反映的民众意见和假日办的调查结果,有些方面是有共同见解,有些方面分歧却很大。看了这些报道后,我不禁也想参与一下讨论,表达个人的想法,不妥之处自然欢迎批评。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中新网记者梳理调查发现,对于“您对现行的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是否满意”的问题,网友表达出一边倒的“不满”。其中,中新网1万多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68.2%的人表示不满意,凤凰网超过134万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68.48%的人表示不满意,搜狐网75.89%的人表示不满意,腾讯网73.88%的人表示不满意,新浪网不满意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2.5%,持不满意见的网友们留言表示,现行的休假制度并不合理,“中国式拼假”把本就该休息的周末进行拆分组合,实际假日屈指可数,而长假前后却往往要付出“连上几天班”的代价,反而使人感到太累太折腾。虽然大多数网友对调休安排不满意,但是,对于是否调借周末形成7天长假、3天小长假的问题,网友的意见则出现分歧,支持和反对的网友比例基本相当。其中,中新网调查结果显示,有46.9%的网民认为应该保留7天长假,47.8%的网民持反对意见;47.5%的网民认为有必要将1天的节日借调周末形成3天小长假,46.5%的网民认为没有必要。凤凰网调查结果显示,44.82%的人认为调借周末形成的7天长假应该保留,50.61%的人不应该,49.37%认为有必要将1天的节日调借周末形成3天小长假,44.89%的人认为没必要。参与调查的网友还提出了很多关于放假安排的建议,其中,延长春节假期时间、恢复五一黄金周成为呼声最高的两大建议。
    我之所以详细引述一些网友的意见和建议,是想据此谈谈自己的想法,对一些网友的建议表明其不现实、不合理之处。
    在表达我的观点之前,我想对现在的节假日做个简单的分析。
    现在民众讨论的假日其实不是全部假日,而应该称为全民性假日。这些的假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政治性的假日,一类是传统假日,其实也可以算是文化类的假日。其中属于前者的有五一假、国庆假;属于后者的有春节假、清明假、端午假和中秋假。还有一个假日我没有纳入前面的分类,那就是元旦。元旦很难说是政治性,当然也不是传统性假日,而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历一年之始的日子。公历来源于西方,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但有西方文化的特点,因此如果用文化类来概括后一类假日,也可以归入这类。
    这些假日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其中的清明假、端午假和中秋假都是在2007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对原有的多年实现的放假办法的基础上增加的传统假日。这一尊崇传统的做法得到了举国上下一致的好评。但是,这个放假办法因为传统假的大量增加得到好评的同时却掩盖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增加的三天假是在减少两天五一假的基础上实现的,真正增加的假日其实只有一天时间。这个事实当初被忽视,但这几年的实践却使得其越来越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
    改革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把问题只是归结为长假少了,像一些网友提出要求恢复五一长假,却是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其次,有些网友说挪假不该,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周末工作生活的节律。我想问,如果不挪假的话,一天的假日里,清明、端午、中秋你怎么去缅怀先人、亲近长辈、合家团圆,而实现放假的真正目的呢?还有,有的网友提出春节放假放到元宵节,或者提出设置其他长假的方案,其实也是很不现实的。在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前提下,一下子增加太多的假日,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就是对照西方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假日也不会有我们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多。
    针对目前放假办法存在的问题,节假日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节假日如何改革呢?我想,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考虑一个前提:放假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很多人把放假等同于休息或者更多人是认为有了时间旅游,恐怕就是曲解了放假的目的,我们一些职能部门在考虑放假安排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这么考虑,或者其实是在被民众的这种观念在误导着。当然,笼统地说放假的目的是不科学的,谈放假的目的要结合具体的节日或者纪念日的内涵来确定。
    先说清明、端午、中秋。前述清明、端午、中秋是去缅怀先人、亲近长辈、合家团圆的,那就是很多人都要回到自己的故土,回到父母和其他长辈身边的。这样的日子,你不能多放假,但是一天假显然又不够,能不能放个两天,再挪个一两天呢?
    再说说春节,现在是从腊月的最后一天放到正月初六的,就家人团聚,共度春节而言,7天差不多了,如果说要玩,到处寻亲访友的话,恐怕再多的日子也不够,但那样显然没必要。7天的美味佳肴已经腻味了,7天的觥筹交错已经够累了,再过多增加,恐怕要进入上班状态就更难了!
    元旦已经很接近春节了,而且元旦的目的就是自己欢乐一下,休息休息,购购物,一天足够了,也不用挪假。毕竟放假的目的不是为了促进商店大的销售量,如果有需要,元旦不买其他时间也会买,给太多的购物时间只会促成更多的不必要的不理性的消费,商店的经济效益上去了,老百姓的钱包瘪了。毕竟,消费虽然可以拉动国家的内需却不能增加老百姓个人的财富。
    再说说五一假。个人认为五一长假不仅不应恢复,更应取消。劳动节就应该以劳动来纪念,放假怎么纪念?国家应该提倡劳动光荣,劳动是财富之源的理念,教育公民爱劳动。在这一天组织开展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劳动活动,比如走贫访难,比如公益劳动等等。我主张取消五一假,还有一个充足的理由,那就是有了清明假和端午节这两个有传统纪念意义的日子间隔本来就不长,中间夹个五一假,那就真正是把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弄个支离破碎了!一些人提议恢复五一长假,是想在春季也有个旅游的日子,分流国庆长假的客流,说白了,就是把放假当成旅游,把表面的旅游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试问,在我们以前有五一长假的年份,五一和十一的出游高峰可曾少过?比起6年前,很多人的腰包更暖和了,人们的观念也变化更大了,到时候恐怕不仅不能缓解十一的景区和高速路上的拥堵场面,这样痛苦不堪的日子只怕是更多,更让人们苦不堪言!五一长假的回复,只会激发更多的人加入集中出游热,放假的目的不是对这种热潮推波助澜,而是要实现放假本身的含义,我们应该以制度鼓励人们在假日以外的日子自由安排出游的时间,而不是一窝蜂地安排到一两个黄金周。所谓的黄金周,其实是那些和旅游有关的部门掘金的日子,对老百姓而言根本不能用“黄金”来修饰。而真正要分流人们出游的时间,这不是放假安排所能负担地其的艰巨使命,是应该由国家其他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的,比如带薪休假。企事业单位不批准职工或者阻止职工带薪休假的,只要有投诉,查证属实,就要处以严厉的罚款。
    国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日子,是值得特别地隆重地纪念,现在的放假办法毋庸置疑,不能因为旅游高峰的出现而否定而改变,至于纾解办法,那就是前面提到的带薪休假制度的真正落实。
归纳我前面的意见,在不增加放假天数的前提下,我的主张是:元旦放一天假,不挪休;春节放假3天不变;国庆放假3天不变,可以挪休;清明、端午、中秋放假两天,可以挪休。五一不放假,改为群体性活动。比之现在的休假办法,虽然放假日期并没有增加,但合理性肯定更强。
当然,我个人是赞成逐步增加民众假日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建议两种方案。一是重阳节放假2天,传承中国敬老的传统;二是在国庆节和春节分别再增加一天。
    此外,其他的非全民性纪念日也应该考虑对相关人员放假。如三八、五四、六一、教师节等日子,在这些日子,相关人员休假一天。其实,一些单位也是有安排半天到一天的休息的,但是因为没有法律规定,其实有违法的嫌疑,而且有的单位休有的单位不休,也有违公平的原则。
                                                     
                                                                         2013.10.14
阅读:646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牛年的第一次骑行 2021-02-15 17:36:50
·一二三的随感 2019-04-12 16:03:07
·湖北科技学院史稿(中):第三章(第七节) 2012-10-30 17:31:43
·地方高校人力资源浪费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2012-10-16 16:32:39
·有感于调整法定节假日 2007-11-11 09:33:11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